大皖新聞訊 刀郎新歌《羅剎海市》風靡網絡,而在遠古長江安慶段,也有一段水域名曰羅剎磯,民喚曰羅剎海,這里演繹出很多傳奇故事。
《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講述了一個名叫馬驥的主人公,他是一個才子,但懷才不遇,于是隱居深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救了一個龍女小喬,并在她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個名為羅剎國的神秘世界。
安慶因太子磯原名羅剎磯,而這一段水域名曰羅剎磯。據皖江文化研究會會長汪軍介紹,安慶港下游的太子磯水域,自古是長江著名險灘,有長江“百慕大”之稱。太子磯原名羅剎磯,因在磯石建神廟供奉三太子哪吒,俗稱太子磯。
陸游在《入蜀記》描寫過羅剎磯水域兇險和這座小神廟,此外李白、梅堯臣、范成大、揭傒斯,都有詩歌記錄這片水域。北宋仁宗時期,江淮制置發運使周湛為保障漕運安全,發動三十萬民工在長風沙興建運河,使得航船避開了羅剎磯險灘。羅剎指兇神惡煞,羅剎磯水域寬闊,風急浪高,民喚曰羅剎海。舊安慶濱江大南門毗鄰此水域,取名鎮海,與太子廟功能一樣,意味鎮撫羅剎諸魔。現鎮海門已開始復建。
民國《懷寧縣志》中記載有羅剎磯
陸游在《入蜀記》描寫過羅剎磯水域兇險
鎮海門舊景
擬復建的鎮海門視覺效果圖
汪軍還根據李白詩歌《長干行》及周湛開鑿運河的故事,已創作音樂舞蹈劇《羅剎海》。據了解,該劇共四章,分別是:
第一章:金陵外秦淮河畔長干里,自古市井繁華,他和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和她在渡口道別,溯江而上,前往三巴營商。
第二章:幾年之后,他滿懷喜悅返回,舟行羅剎海,暗礁兇險,風急浪高,在此觸礁沉沒。她滿懷希望來到長風沙迎候,風里雨里站成一棵樹。
第三章:為避開羅剎海險灘,江淮制置發運使周湛發動數十萬民工,在長風沙開鑿運河,萬眾一心。心如死灰的她,找到了生命意義,也投入到運河的開鑿中。運河修成之日,她投河自盡殉夫。
第四章:百年后,陸游從江上入蜀,舟行長風沙運河,懷想著周湛事跡,日記記錄且吟詩。朗朗天日,化為河神的她和他,在長風沙激情相擁,護佑過往船只。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