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27日早上7時,隨著1000余方混凝土全部入模,位于淮南市壽縣的引江濟淮工程東淝河一線船閘改造工程首段閘室墻身順利完成澆筑。
作為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的“一號工程”,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和綜合利用工程。由駐蕪央企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東淝河一線船閘改造工程是引江濟淮工程關鍵控制性工程,緊靠今年3月份通過交工驗收的東淝河復線船閘,與引江濟淮工程蜀山船閘并列安徽最寬內河船閘。
該船閘閘室墻采用整體式鋼筋砼塢式結構,有效尺度長280米、門檻水深達5.6米,閘室寬度達34米,沿閘室長度方向分為15個節段,每段閘墻高度15.66米。閘室寬度按照國內最大內河船閘的標準建造,比長江三峽船閘最大閘室門檻水深還要高出0.6米。經過24小時晝夜不間斷作業,5輛罐車交替運輸,泵車對稱分層澆筑施工同步進行,東淝河一線船閘改造工程34米寬的首段閘室墻身澆筑完成,主體工程施工邁上新臺階。
據悉,東淝河一線船閘改造工程建成通航后,將與東淝河復線船閘一道形成引江濟淮工程全線最大年通航能力的樞紐,雙線船閘合計每年過閘貨運量可達5782.9萬噸,對打通淮南沿線黃金水運通道,優化和帶動淮南沿線港口、物流運輸、旅游等產業布局和發展,對暢通航運、促進灌溉、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通訊員 王昊 俞瑋 張淮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