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呈現系統化、產業化、多樣化等新特點,隱蔽性更高、迷惑性也更強。7月19日上午,蕪湖市鏡湖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以季某、楊某某等十八人為被告人的詐騙案件,這也是該法院首例典型的抖音直播詐騙案件。
2020年3月,季某、楊某某共同出資成立某傳媒有限公司,該公司同時系抖音直播平臺旗下公會。兩人先后招聘了二十余名男運營和女主播,通過個人總結經驗、以老帶新、公司培訓交流等方式,逐漸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欺騙男粉絲(俗稱“大哥”)打賞的模式。
運營和主播先共同塑造一個“單身美女”的虛假人設,并將主播的抖音定位修改在外地,以此吸引不同地區“大哥”的關注,使“大哥”產生主播就在附近、可以見面的錯誤認識。隨后由運營負責通過抖音私信搭訕打賞等級較高的“大哥”,吸引其來觀看女主播直播。當有“大哥”來觀看直播時,女主播和運營會以“打PK”(主播之間限時比拼獲得打賞數額的直播活動)為由請求“大哥”打賞,并趁機獲得“大哥”抖音關注或者添加微信好友。最后,女主播或者運營會相互配合,以塑造的單身美女主播形象,通過微信或者抖音號同“大哥”保持聯系,通過發送曖昧語言、性感淫穢圖片和視頻等方式和“大哥”拉近情感距離、取得信任,進而以談戀愛、承諾發生性關系等幌子,騙取“大哥”高額打賞。
本案中,各被告人相互配合,以“戀愛”、“約炮”等名義騙取其他抖音用戶打賞,共計人民幣10萬余元。法庭審理中,各被告人對自己的犯罪事實均供認不諱,當庭認罪悔罪,本案將擇期宣判。
法官提醒:廣大互聯網用戶要樹立科學的消費觀,不盲從、不攀比,理性使用娛樂直播平臺,提高識別能力,對直播中以各種理由要求打賞、交友的,切勿輕易相信,涉及錢財時,務必慎之又慎。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通訊員 向玉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