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留言,建議安徽省發改委在統籌全省城市發展中,加大對人口在500萬以上的地級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從省級層面謀劃布局,在空間資源配置、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重大產業布局、財政轉移支付、行政編制數量、發展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傾斜,提高人口大市的發展定位和城市能級。
安徽省發改委回復:根據2022年安徽省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合肥、阜陽、宿州等3市市域常住人口規模超過500萬,亳州、六安、安慶、滁州等4市市域常住人口規模在400萬—500萬之間,上述7市可視為我省的人口大市。7市中除合肥、滁州外,其余5市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著力將發展落差轉變為發展空間。
回復中表示,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省有關單位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加大對阜陽、宿州、亳州、六安、安慶等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城鎮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人口大市相關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強化財政轉移支付支持。在安排省級下達地方的均衡性轉移支付等資金時,重點選取人口、財力等因素進行分配,進一步提高阜陽等5個人口大市獲得省級財政扶持資金的比重。
二是建立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調整優化教育、醫療資源布局,在阜陽、安慶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省屬高校在亳州等人口大市設立分校。
三是加密人口大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動阜陽—黃岡等高速鐵路,六安—安慶等城際鐵路,徐淮阜高速阜陽段、亳州段和淮北宿州段,以及安慶港長風作業區二期、阜陽港南照作業區綜合碼頭一期、亳州機場等工程建設。
四是積極在人口大市謀劃建設發展平臺。以承接長三角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保障國家級和省級重大產業項目和平臺落地為目標,支持人口大市建設新區新城,推動中心城區規模擴容。推動在新區新城內謀劃建設一批產業和城建項目,并支持申報專項資金、專項基金、專項債、企業債等。同時,強化職業培訓,著力將農業轉移人口轉化為現代產業工人隊伍,充分釋放人口紅利,為承接產業轉移儲備更多更優質的人力資源。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