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為使間質性肺疾病患者都能得到及時規范的診治,近日,安徽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安醫大一附院北區)開設間質肺專病門診,為患者制定規范有效的個體化診療措施及慢病管理方案。
間質肺疾病是以彌漫性肺疾病,肺泡炎癥和間質纖維化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大類彌漫性肺疾病的總稱。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間質肺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以肺間質纖維化為代表的間質性肺疾病病因復雜,早期癥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及引起足夠重視,而晚期一旦進展至彌漫性肺纖維化階段則會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預后極差。以特發性肺纖維化為例,近一半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在確診后的2-3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30%。故以往醫學上也稱其為“不是癌癥的癌癥”。
專家介紹,間質性肺疾病主要癥狀為干咳,進行性呼吸困難,運動后更明顯。50%左右的病人出現杵狀指,多數病人雙肺下部可聞濕啰音。 晚期出現發紺,可發生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功能不全等。臨床表現主要為活動后呼吸困難、咳嗽、胸悶、氣短,重者喘息,甚至呼吸衰竭;肺 CT 提示間質性肺炎、和(或)肺纖維化。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