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19日,蕪湖市區迎來短時間的強降雨,蕪湖市鏡湖區天門山西路連接天香苑小區二期的天香苑二期支路路口因為排水不暢,導致路面積水較多,行人和車輛無法正常通行。
當天下午16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路段積水路段有十多米,深度超過20厘米,馬路兩邊停放的轎車,大多數底盤已經泡在水中。一輛市政車輛正在用水泵抽水,七八名工作人員正在作業。"6月17日晚上雨有點大,6月18號上午我出門的時候,看到這里就淹了。后來市政車輛過來抽水,我(18號)下午回來的時候,路面已經恢復正常。沒想到今天(6月19日)下了一會大雨,又給淹了。"一位家住天香苑二期的居民告訴記者。
該路段為何會有較大面積的積水?蕪湖市排澇辦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天香苑二期支路之前正在施工安裝排水用的頂管,原本預計是在汛期前完工,但施工中途正值高考和中考,所以施工進度暫停了一段時間,導致該路段60米的頂管沒有安裝到位。"我們在第一時間安排了一臺抽水泵,將積水引排到就近的雨水管中。但因為短時間的降雨量較大,排水速度跟不上,導致了路面積水。為了盡快將積水排掉,我們又增加了一臺抽水泵。"該負責人說。
大皖新聞記者從蕪湖市城市排澇指揮部了解到,6月17日以來,根據雨情和各泵站水位,市、區兩級排澇管理部門共啟動43座泵站61臺(套)機組運行,保證排水通暢。蕪湖市排澇辦提前對城區170余處市政道路管網排水口和50余個重點積水隱患小區進行巡查檢查,及時消除隱患。針對19處市政道路積水風險點、43個泵站、32處下穿通道、20余條排澇水系等重要區域,建立責任清單,嚴格落實值守巡查及應急處置責任制度,定點、定人、定崗、定策、定責,確保排水暢通,不影響正常通行。
從6月17日開始截止到目前,蕪湖市主城區共出動城市排澇應急搶險人員1266人,架設水泵105臺,調配排澇泵車47輛、應急車輛125輛,及時清理百余處因垃圾、樹葉等雜物堵塞造成收水不暢的雨水箅子、出水口等隱患,及時開啟檢查井蓋助排。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攝影報道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