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日前,黃山市正式發布《村落徽州徽派民居建設技術導則》,進一步助力推進該市傳統村落保護,塑造村落徽州建筑風貌和徽派民居建筑特色。
《導則》明確了適用范圍、分類管理、管控要求、安全體系,以及徽派民居選址、規劃布局和景觀與環境等方面要求,從功能、建筑高度、建筑形式與風貌、建筑色彩和建筑材質等方面提出了徽派民居設計要求,并界定了馬頭墻、坡屋頂、檐口與檐溝、門樓與門罩、窗楣與窗罩、掛落、格扇門窗、飛來椅、欄桿、圍墻、廊及街巷等徽派建筑特色元素的功能和做法。
黃山市是徽文化的發源地,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一個重要流派,徽派建筑的建筑風格與古徽州人文山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和群眾喜愛,徽派建筑影響力已輻射到全國25個省份。黃山市現有4072處歷史建筑,共有310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列第二名,其中歙縣、黟縣分別位列全國縣區中的第一名、第十六名。共有491個村落列入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位列全省第一,充分彰顯了徽派建筑在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等方面煥發出的時代生機和活力。
下一步,黃山市住建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對《導則》進行貫徹落實,對徽派民居設計技術和通用圖集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開展全面宣傳引導,規范村民對徽派民居建設修繕工作。同時,出臺《關于加強黃山市徽派民居建設管理指導意見》和《黃山市徽派民居建設管理負面清單》,通過導則引領和制度先行,為徽派民居建設和鄉村風貌管控提供制度基礎,并將徽派民居建設管理情況納入城鄉建設管理和美麗鄉村建設驗收考核。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通訊員 朱西敏
編輯 蒙國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