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長三角三省一市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歷來都是徽商最富集、最活躍的地域。上海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在滬外省市戶籍常住人口已超千萬,安徽省近五年占比均超20%,位列第一。在滬的徽商超過了20 萬人。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作為安徽企業在滬的“娘家人”,上海安徽商會不斷探索,在更大范圍凝聚皖籍力量。日前,上海市安徽商會會長、景域驢媽媽集團董事長洪清華接受記者采訪時,深感長三角區域內人才、要素緊密聯系的重要性。
上海市安徽商會會長、景域驢媽媽集團董事長洪清華。(上海市安徽商會供圖)
徽商與滬蘇浙商聯系更緊密
今年3 月,首屆全球徽商上海論壇在黃浦江畔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皖籍院士、各地知名徽商、長三角企業家、皖籍在滬各界精英共1300 余人參加。這是上海安徽商會首次舉行全球徽商上海論壇。會上,多項合作協議簽約,在滬優秀浙商、蘇商代表圍繞徽商高質量發展,分享了他們的發展經驗、投資心得,引發廣泛關注。
洪清華告訴記者,實施長三角一體化以來,三省一市在創新共建、協調共進、開放共贏、民生共享等方面有更多行動,融合發展逐漸打破了很多行政因素限制,推動了更多徽商與蘇商、浙商、滬商之間的溝通、互動與合作,推動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在長三角地區更大范圍內自由流動。當前,廣大徽商與廣大蘇商、浙商、滬商一起,共同繪就了中國最強增長極的美麗畫卷。
長三角三省一市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歷來都是徽商最富集、最活躍的地域。在洪清華看來,對于蘇浙滬沿海省份而言,安徽區位優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在勞動力、資源要素、政策利好等方面,存在較強競爭優勢,也是東部沿海地區與中部、西部聯動發展的鏈接地帶。
對安徽而言,通過與蘇浙滬融合發展,可以吸納更多優質資源、企業、經驗、人才,實現發展的提質增效。安徽發展成效顯著,體現了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前瞻性和巨大潛力。
“從近年來上海市安徽商會及景域驢媽媽集團參與情況來看,安徽各地來上海考察調研、招商推介、派駐干部掛職學習、產業推廣的次數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高,形式日趨多樣。相比其他兄弟省市,安徽屬于最活躍、最積極的。”洪清華不無感慨地說。
安徽目前在重點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洪清華建議安徽圍繞重點產業、十大新興產業等加大與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長三角核心城市的高校、科創企業、行業協會的交流、互動,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
高質量推進全球徽商總部基地建設
上海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在滬外省市戶籍常住人口已超千萬,安徽省近五年占比均超20%,位列第一。據不完全統計,在滬的徽商超過了20萬人。
作為安徽企業在滬的“娘家人”,洪清華說,上海市安徽商會堅持立足上海、反哺家鄉、積極融入長三角發展。近三年來,商會先后組織、帶領廣大會員企業、長三角企業走進安徽黃山、滁州、安慶、合肥等十多個市,與當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座談,與其中8個市的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促成了一批合作,還有一批意向合作正洽談中。
2022 年上半年,應上海市委市政府、安徽省委省政府號召,商會主動聯動安徽多地,推出“徽駱駝”物資急助行動,主動踐行社會責任,擦亮在滬徽商名片、進一步提升安徽人在滬美譽度。經商會溝通協調,安徽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安慶市等多地黨委政府及皖籍優秀企業,第一時間向商會捐贈大量愛心物資包。商會兩百多名企業家、員工組織的志愿者團隊,36 天內向60000 多戶物資缺乏者,派送了35 萬件生活物資,傳遞著滬皖人民同心、攜手抗疫的信念。
上海市還協助安徽省及各市在滬開展“雙招雙引”、產業推介活動,組織各類品牌活動、論壇,更大范圍凝聚皖籍力量。
洪清華透露,未來他們將加大“破圈”力度,增強與其他商會交流、合作。同時,高質量推進全球徽商總部基地建設。該項目旨在為廣大會員企業、皖籍創新創業青年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發展空間,強化內循環、抱團發展;搭建安徽各地在滬推介、招商的交流平臺,助力兩地深度融合。目前意向選址為桃浦智創城,對標虹口金茂北外灘、普陀星光耀廣場等。
安徽文旅有很多發展文章可做
安徽,是蘇浙滬居民最喜愛的周末及小長假旅游目的地、親子研學目的地、康養度假目的地。2023 年春節期間黃山風景區公布的數據顯示,客源地方面,長三角占比達72%;浙江、江蘇游客占比接近安徽省內,比例提高6%~8%。近年來,安徽多市頻繁在滬舉辦各類文旅推介會,如黃山、宣城、滁州等地,效果明顯。
深耕旅游行業多年,洪清華曾提出旅游一體化是全面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在他看來,旅游是當前人民群眾實現美好生活的最主要途徑之一,尤其對長三角地區的居民而言。因為長三角地區是中國旅游產業最發達、居民出游人數與出游頻率最高,也是消費能力最強的地區。
洪清華建議,未來安徽可以依托生態資源、人文歷史資源優勢和便捷的高鐵網絡,大力發展高品質主題度假產業,打造特色目的地。如黃山依托徽文化和自然生態,大力布局研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會議會展產業。
另外,他認為康養度假、養老度假產業也大有可為。“蘇浙滬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也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洪清華注意到,上海2022 年常住人口為2475.89 萬人,其中60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25.0%,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7%。六安、池州、黃山可以充分依托生態資源豐富、低消費成本的優勢,大力發展相關服務產業。
文旅對鄉村振興的作用巨大,被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洪清華說,安徽由農業大省邁向農業強省,在對標蘇浙滬加快鄉村振興過程中,文化旅游都有很多發展文章可做。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