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留言稱,咱們安徽的農民養老金基本在每月150-200元左右,希望能盡快提高農民養老金待遇。
對此,5月29日,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回復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面向低收入城鄉居民、具有托底作用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一項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的普惠性、兜底性社會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準并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繳納保險費的累計儲存額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它體現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繳費機制。由此可見,要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就必須提高參保人員繳費水平和基礎養老金水平。
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來,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連續十年將其納入省民生工程,堅持高位推動,強化工作落實。全省人社部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一方面,千方百計提高參保人員繳費水平。通過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廣大城鄉居民“看得懂,算得清”城鄉居保政策,把“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道理講清楚、說明白,真正讓黨和政府的利民惠民政策惠及千家萬戶。從2020年開始實現人均繳費水平“四連增”,2020年首次突破300元達332.45元,2021年突破400元達409.97元,2022年突破500元達555.85元,截至2023年4月底,突破600元達到659.9元。
另一方面,想方設法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不脫離實際、超越階段。”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確定在“十四五”期間每年提高省級基礎養老金不低于5元。目前,省級基礎養老金為130元,比制度啟動時增長了75元。全省平均養老金每人每月169.22元,同比去年增長19.26元,增長率12.84%。政府每年投入財政資金約170億元,用于發放養老金和參保繳費補貼。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意見》精神,不斷完善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統籌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高質量發展。積極爭取財政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水平。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城鄉居民早繳費、多繳費,增加個人賬戶資金積累,逐步優化待遇結構,不斷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