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一女子在社交平臺發文求助,稱丈夫李某喝醉后,持刀砍死了家中寵物狗柯基,并持刀指著她威脅說:“你不聽話,以后也這樣!” 女子表示非常害怕,要求和李某離婚,并讓其受到相應處罰。目前,當地公安、婦聯等有關部門都已介入調查。(5月29日大皖新聞)
持刀砍死寵物狗、持刀威脅、口出惡言、淡定處理現場欲掩蓋事實……不要說這名家暴親歷者,筆者看到這樣的新聞時,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當事者心中那種極度恐懼,場景令人毛骨悚然。
近年來,一些家暴事件的發生屢屢刺痛人心。如山東德州女孩方某洋因無法懷孕被婆家虐待致死;如四川省阿壩州女子拉姆在家中上直播時,被前夫唐某用汽油焚燒,傷重不治離世;再譬如陜西空港新絲路商貿有限公司綜合部副經理王某當著孩子面暴力毆打妻子事件等。這些家暴事件,不僅挑戰道德和文明的底線,更讓許多家庭因此墜入深淵。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之間本應珍惜緣分,相濡以沫,何至于喪心病狂、揮拳相向?可現實卻十分嚴峻。法院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年頒發人身安全保護令呈增加趨勢:2017年1469份,2018年1589份,2019年2004份,2020年2169份,2021年3356份。冷冰冰數字的背后,藏著一個個深受家暴的受害人,有妻子、有丈夫,還有老人和孩子。
此次被曝光的家暴事件,目前還不清楚李某為何施暴,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是家暴的理由。
一直以來,法律一直注重對家暴的防治,《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與此同時,各部門、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配套措施來落實反家暴職責,期待通過法治手段按住家暴的“拳頭”。
可見,家暴是違法行為,不是簡單的糾紛,更不是家務事。事件發生后,公安、婦聯及時介入固然重要,但公眾期待的不僅僅是“調查”“提供幫助”這樣簡單的結果。因為法律明確規定:“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币虼?,在這起事件中,相關部門在調查事件,在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幫助等的同時,應該及時動用法律武器,讓施暴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袁星紅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