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年前,安徽省農科院的一名專家,來到懷寧縣一個小山村,試種了幾棵藍莓苗。不成想,這幾棵藍莓苗成了“星星之火”。后來,懷寧縣藍莓產業化種植從該縣黃墩鎮栗山村“出發”,向全縣域漸次鋪開。
種植藍莓、加工藍莓、舉辦藍莓節、把藍莓基地打造成景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完整產業鏈。如今,懷寧縣95%的鄉鎮發展藍莓,78%的行政村將藍莓作為村級經濟發展主導產業,全縣藍莓種植面積達8.5萬畝,已成為長三角最大的縣級藍莓種植區,該縣為此成為全國知名的藍莓之鄉。
丘陵地變成花果山
享受藍莓“甜”的味道
一口爆汁,甜到心頭!在燦爛的陽光下,個大飽滿的藍莓,宛如色澤好看的玉珠,摘下一顆放入口中,清甜中帶著一絲微酸的果汁,馬上充滿整個口腔。
5月25日,在懷寧縣月山鎮復興村藍莓基地,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藍莓藏在枝葉間、掛滿枝梢頭,個個顆粒飽滿紫中帶紅,熟透的藍莓包裹著一層厚厚的果霜,透出幽微的藍紫,看得人垂涎欲滴。
“莓可是個好東西,素有‘漿果皇后’‘超級水果’的美譽,其含有的豐富花青素是被世界糧食及農業組織推薦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不僅風味獨特,還有增強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明目等保健作用......”復興村黨支部書記查正嚴談到藍莓的好處總是滔滔不絕。
藍莓素有“漿果皇后”的美譽
深入挖掘“土”的資源
懷寧地處北緯30°線附近,屬低山丘陵地貌,生態優越,物種豐富,氣候濕潤,土壤有機質高,境內丘陵面積95萬畝,丘陵土壤90%以上為紅壤、黃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是藍莓種植的天然基地。
經資源調查,懷寧全縣共有10.5萬畝的面積適宜種植藍莓。目前全縣藍莓種植面積達8.5萬畝,為長三角最大的縣級藍莓種植區。
2023年藍莓鮮果產量將超3萬噸。與浙江藍美科技合作,深入開展“育繁推一體化”建設,精選種植具有高抗逆性、高抗病性、良好可栽培性的“藍美1號”加工果,為深加工企業提供充足穩定的原材料。計劃到2025年藍莓種植面積達10萬畝。
藍莓基地成網紅打卡地
持續放大“特”的優勢
堅定不移打造“一縣一業(藍莓)”全產業鏈,千方百計、久久為功,把藍莓產業做到極致,在全國打響“懷寧藍莓”的名號,將藍莓與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加速藍莓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逐步實現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賣品牌”轉變。
投資3億元建成集冷鏈、倉儲、分揀、深加工、交易為一體的藍莓產業園,現有藍莓精深加工項目10個,項目總投資20.55億元,其中浙江藍美投資建設的藍莓果汁及花青素項目建成達產,其產品藍莓花色苷作為新食品原料于2023年5月成功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審查。
藍莓深加工年處理能力達5萬噸,綜合產值達50億元,計劃到2025年藍莓深加工能力達10萬噸,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記者在懷寧雷埠一藍莓基地體驗藍莓采摘
不斷推動“產”的融合
依托藍莓基地、藍莓精品園、藍莓深加工企業和獨秀山等自然人文景點,整合鄉鎮要素資源,總體規劃面積14.5萬畝,投資近13億元集中打造以藍莓為特色產業的獨秀鄉村振興示范區。
建成藍莓成果展示中心、科普研發中心、物流電商中心及藍莓商業街,打造獨秀山公園、馬拉松生態廊道等藍莓產業融合品牌,已成功舉辦五屆懷寧藍莓文化旅游節,開展馬拉松、健康騎行、健步走等系列文體活動。計劃到2025年戶外拓展、生態采摘、休閑旅游接待游客達100萬人次。
藍莓產業的發展,使山更青了、水更綠了;帶動了農業增收,既富民、又富村,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趟出了一條有效途徑。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檀志揚 張文濤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