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17日是農歷三月廿八,當日上午,2023年涂山廟會民祭大禹典禮在蚌埠市禹會區涂山風景區舉行。
祭祀鼎
大皖新聞記者在蚌埠了解到,據嘉慶《懷遠縣志·祠祭志》記載,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南征英布,登涂山而問古,命其子立啟廟以鎮荊山,立禹廟以鎮涂山。可見,兩千年前,涂山頂便供奉著大禹神位。而涂山廟會,則是淮河流域史料記載最早、規模最大、人數最多、最能傳承民族精神和民俗文化的盛會,它源于一個神話。相傳四千多年前,淮河流域水患嚴峻,大禹的父親鯀用封堵辦法治水九年,終因方法不對而以失敗告終,臨終前交代禹“一定要把水患治好”,禹汲取父親失敗的教訓,采用疏導方法治水,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在農歷三月廿八這一天,鑿通龍門,成功制服水怪,并會諸侯于涂山,于是,沿淮民眾為紀念大禹的豐功偉績,便把每年農歷三月廿八定為廟會日。
主祭祀人
祭大禹現場
現場
朗誦祭文
作為淮河流域最大的傳統廟會,每年的農歷三月廿八,渦淮兒女都會自發聚集起來盡情舞動“東方芭蕾”,頌揚大禹治水的功績,慶祝和諧的太平盛世。這一傳統活動展示了淮畔淳樸的民俗民風,展現了蚌埠人民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迎涂山廟會,覽民族風情,祭大禹豐功”,大皖記者了解到,此次2023年涂山廟會民祭大禹典禮將廟會色彩融入祭祀活動中,豐富祭祀內容,貫穿祭祀、演出商業與游樂形式,打造蚌埠獨特祭祀風格,通過古琴和漢舞以及花鼓燈進行了樂舞告祭。祭祀中,鳴炮9響,寓意禹定九州,鳴鐘14響,寓意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攜手前行,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在廟會現場的內容也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的祭祀儀式和表演,又有文化演藝和工藝展示。現場可品嘗來自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購買手工藝品等,領略民俗文化的精髓。
祭拜
節目展演
古箏展演
花鼓燈展演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耿琪
編輯 蒙國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