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每天早晨,在蚌埠市東方都市小區劉明才的家中,都有他為妻子準備早餐的忙碌身影。屋內整齊的桌椅、錯落有致的擺設、陽光透過玻璃窗映射在潔凈的地面上,整個家被劉明才收拾得井井有條。妻子劉梅坐在沙發上,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看出她是一位腦梗患者。對于這一切,細心照顧妻子已經五年的劉明才向大皖新聞記者吐露,“從妻子到好兄弟,這世上真的有愛情”。
刻骨銘心 妻子突發腦梗
妻子劉梅生病前在蚌埠市曹老集中學教書,已有23年的教齡。因工作認真細致,曾多次榮獲語文教師特等獎。經同在學校工作的劉明才大哥介紹,兩人結婚生子,相伴同行。
然而天降橫禍,2018年8月19日,至今仍是劉明才刻骨銘心的一天。當天凌晨3:09,酣睡中的劉明才被叫聲驚醒,聽到隔壁臥室傳來女兒呼喊 “老爸,媽媽掉下去了”,劉明才趕忙跑到躺在地上的妻子身邊,緊急呼叫她的名字。只見劉梅仰面倒在床邊,雖然意識清晰能講話,身體卻動彈不得。他快速撥打120急救電話,爭取搶救時間。5:10,在蚌醫一附院急診科室的檢查下,劉梅被判定為腦梗,大腦主干受損,右腦的三分之二血管堵塞。后在重癥監護室接受了長達七個月的治療,其間劉明才悉心照料。
劉明才在做飯。
劉明才為妻子的康復日記記錄著“念生命確有可愛之處,聽、說、念、想遂有記之意,遂記之”。直到現在,回憶起那心驚膽戰的一晚,劉明才仍感到痛心,像揭開傷疤一樣不愿面對,自責于當晚的空調直接吹向妻子的右腿及對妻子患有高血壓的疏忽。
劉明才為妻子寫的康復日記。
不離不棄 把妻子帶在身邊照顧
妻子患病后,在商業銀行信貸部門工作的劉明才申請調離崗位,在單位負責人的照顧下,換到了“上一休三”的安保崗位。妻子出院后,劉明才遵照醫囑,幫助她養成每兩小時醒一次的習慣,為解決妻子翻身、排便等需求,劉明才干脆在工作對面的賓館為妻子租了個房間。這一租就是兩年,夫妻倆形影不離。
夫妻日常交流瞬間。
平時,妻子的舒適就是劉明才一切的標準。粗枝大葉的漢子因為愛變得細膩,做飯、打掃衛生、理發等一切瑣事,劉明才化身家庭婦男承擔起甜蜜的負擔。
“為了小梅子(妻子劉梅),我已經沒有出差的概念了,別人照顧她我不放心,作為一個男人,我要對家庭負責。”為了妻子的健康,劉明才在家從不抽煙。原本喜愛牛羊肉湯作為早餐的他,為了配合妻子的喜好,吃起了無糖豆漿和包子。“我就怕她受委屈,怎么能讓她好起來,讓我們這個家好起來,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事。”劉明才想方設法讓家里四季如春,夏天為讓妻子感受到自然舒適,將家里的門上安上透風窗,感受自然風的愜意;冬天打開空調,保持家中溫暖適宜。“照顧小梅子、為家庭付出是不計成本的,任何的不舒適,我都不允許。”五年來,劉梅沒有發生過一次感冒。
女兒心中 爸爸平凡又偉大
采訪中,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表面上樂觀豁達的劉明才,生活中也有不為人知的脆弱。有時為了緩解急躁的情緒,他一個人開車到很遠的地方抽根煙,釋放壓力,然后繼續回家笑對生活。積極鍛煉身體,閱讀書籍,將最樂觀的一面展示給妻子。他說道“揭痛和苦是毫無意義的,我對生活的理解是‘但做事,莫問鬼’,心中是坦蕩的,做人就要順其自然,問心無愧。”
在與大皖新聞記者交談時,劉明才講述了自己最心痛的一件事,就是對女兒的虧歉。家里唯一的女兒劉昕姝現在安徽農業大學讀大一,初中時成績優異,因照顧妻子,他對女兒學業上的關注多有疏忽,加上女兒對母親的牽掛,學習成績隨之下降,中考時沒有考上當地的知名高中。為了更方便照顧妻子,劉明才忍痛將女兒送去了一所寄宿制學校,高中三年的寄宿生活,是他作為父親最大的歉疚,好在女兒很懂事,最后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
在女兒心中,父親與母親從愛情到親情,攜手同行,父親對母親多年的關懷陪伴也成了劉昕姝心中愛情的榜樣。她向記者吐露,父親是她心中“最好的男人”。最令她感動的是,父親幫助母親做康復訓練時,兩人的相互扶持和鼓勵。
劉梅深情凝視劉明才。
最大心愿 妻子能徹底康復
與記者交流中,說到動情之處,劉明才多次哽咽。“自1995年相識起的那一刻,這聲“小梅子”喊了整整28年。”劉明才含淚感慨,“我愿意”的背后承擔著很多東西,“這世上,真的是有愛情”。
經過悉心照料,如今的劉梅可以不用攙扶獨立行走,也可與他人正常交流,但因神經血管壓迫,劉梅的左手還未完全康復。在交流中,劉梅笑著承認自己是家中的“定海神針”,正是劉明才長久以來的愛和照料,給了劉梅強大的底氣和從容。回想起自己作為班主任時期與同學們的點滴,劉梅遺憾地表示自己因左手不能動,不能重返課堂教書育人是一大憾事,期盼醫術的進步,她有朝一日能夠重返三尺講臺。
領獎時刻 都是應該做的
獲得孝老愛親“蚌埠好人”,劉明才上臺領獎。
在劉明才的家中,珍藏著一份今年四月他剛獲得的孝老愛親“蚌埠好人”的榮譽證明,然而他的鄰里親朋對此卻不甚了解。“獎領回家后我沒有展示給鄰居看,我照顧妻子這都是應該做的,其他的好人大多是照顧別人,他們都是自發、自覺的,相比之下不值一提。如果遇到需要我幫助的,我肯定也會義無反顧。”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孫旭寧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