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8日,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近日,該校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韋朝領教授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4.2,中科院一區TOP)發表了題為“Integrated physiological, metabolite and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 the glyphosate stress response mechanism in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的研究論文,其研究結果為茶園慎用草甘膦等除草劑提供科學依據,也為茶樹非生物脅迫抗性研究提供參考。
據介紹,目前茶園雜草防控管理中不建議使用化學除草劑草甘膦,但缺乏有關施用除草劑對茶樹生長和鮮葉品質影響的相關研究報道,導致在少數草害發生嚴重或效益不高的茶園偶有少量使用。因此,安農大研究團隊以不同施用濃度的草甘膦模擬誤噴茶樹,研究其對茶樹葉片超微結構和光合作用、茶葉品質特征性代謝物含量的影響及響應機制。
研究結果表明:噴施生產上正常濃度的草甘膦嚴重破壞了茶樹葉片超微結構,如葉綠體、線粒體、類囊體等,抑制了葉片光合作用效率并導致葉綠素含量顯著降低;與茶葉品質相關的關鍵代謝物,如兒茶素、茶氨酸、橙花叔醇、水楊酸甲酯等含量顯著降低,但咖啡堿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明顯。進一步分析發現,谷胱甘肽代謝通路、P450、解毒相關蛋白參與茶樹對草甘膦的應激響應。研究結果為茶園慎用草甘膦等除草劑提供科學依據,也為茶樹非生物脅迫抗性研究提供參考。
該團隊劉升銳副教授、朱俊彥講師和研究生饒佳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韋朝領教授為通訊作者,安徽農業大學為該論文第一通訊單位。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云南省科技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通訊員 劉升銳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