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1日,歷時一年半,讓蕪湖市灣沚區市民翹首以盼的灣沚區中山路改造工程全線通車。該項目道路長約2公里,寬30米,雙向4車道,設計行車時速40公里,是灣沚區重要的南北向次干道,南起沿河路與環城南路交叉口,向北分別與荊江西路、延安西路、城北路相交,終點接世紀大道與渡春路交叉口,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拓寬、取直改造、供排水管道建設、道路綠化亮化等。
據了解,灣沚區老中山路又名灣沚老街,緊挨長江支流青弋江,曾為灣沚區(原蕪湖縣)城關經濟貿易中心地帶,承載著小城建設發展的歷史印記與當地幾代人的美好記憶。老街道路最初由青石板鋪就,部分地段為泥土路,路寬約2到5米。上世紀八十年代,道路經過改造變成了更寬的水泥路,但寬度也僅5、6米,汽車會車都需小心慢行。經過近40的歲月洗禮,老街民居逐年維修改建、外圍新型街區建設、商貿中心變遷,舊時繁華不再。中山路不少路面都變得坑坑洼洼,道路旁也多有雜草叢生、垃圾棄土以及老舊房屋拆遷后遺留的殘垣斷壁。
2020年7月,蕪湖縣撤銷,設立蕪湖市灣沚區。面對老中山路路窄樓舊的面貌,灣沚區政府決心要進行老舊城區及其配套基礎設施的全面改造。中山路改造工程也被提上日程。
記者從該項目承建方,中交二航局四公司了解到, 該工程于2021年11月正式開工,擬建道路范圍周邊有學校、農貿市場及現有老舊道路,局部起伏較大,同時有大量居民樓、古建筑、古樹等,沿線還存在既有污水、給水、天然氣管道及電力通信桿線等。因此項目建設存在交通疏解難度大、征地拆遷多、地上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等問題,同時還需在交通功能不中斷的情況下施工,安全風險高、難度大、環保文明施工標準要求高、施工組織協調難度大。在灣沚區相關領導多次現場調研指導下,項目團隊發揚了不等不靠、敢打硬仗精神,積極與街道辦、交警、城管、供電、水務等相關單位溝通協調,高效有力地解決了各類建設難題。
“開工以來,全體參建人員跑步進場,短短一個月就完成導改方案評審,人員、設備進場,場地平整,臨建施工等前期準備。我們全程堅持安全為首,文明施工、環保施工并行,采取分段拆遷、分段施工的方案,幾乎是在維持道路運營的同時完成了改造?!倍骄种猩铰犯脑祉椖拷浝眙斞员硎?。“如今改造后的中山路擁有了寬闊的瀝青車道和寬敞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道路兩旁的綠化帶,櫸樹與梧桐并列成蔭,粉紅毛鵑與時令花卉競相綻放。夜間,明亮的路燈與藍色的燈帶為道路增光添彩,是市民們休閑打卡的好去處?!?/p>
周邊居民和商戶也認為,中山路順利開通,對蕪湖中路、環城南路、渡春路、世紀大道、沿河路等路段的常態化擁堵起到了明顯的疏導引流作用?!爸猩铰分苓叺穆肪W改造以及人民體育公園的建設讓我們看到了片區光明的發展前景,相信在這里工作生活環境會越來越好。”家住灣沚區愛民社區的柯先生表示。
中山路的建成對灣沚區城市化進程、緩解和改善區域交通壓力、完善區域路網結構、推動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對助力灣沚區積極推進人民城市建設,合理規劃城市核心區域用地,改善城區形象,提升當地居民幸福指數意義重大。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通訊員 王耐 王昊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