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26日,在第二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開幕式上,《合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確定了“科創專營機構100家、科技貸款余額1萬億、科技型上市公司100家”的建設目標。下一步,安徽將堅持改革突破、先行先試,努力將合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打造成為帶動全省、領先全國的示范區。
去年11月,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目標通過5年左右時間,將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打造成為科創金融合作示范區、產品業務創新集聚區、改革政策先行先試區、金融生態建設樣板區、產城深度融合領先區。
《方案》確定了“科創專營機構100家、科技貸款余額1萬億、科技型上市公司100家”的建設目標,同時,提出從健全科創金融機構體系、優化科創企業評價標準、創新股債結合融資模式、培育全周期“基金叢林”、探索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科創金融基礎設施、深化區域科創金融合作、有效防范科創金融風險等八個方面系統發力,加快新一輪科創金融改革。
在健全科創金融機構體系方面,《方案》提出,將推動大型金融機構設立總行級金融服務中心、總公司級科創保險中心,支持地方優質銀行轉型為科技專業特色銀行。提高科創金融特色機構創建標準,2025年全面達標。
針對科創企業高成長、高風險、輕資產特點,重塑科創企業信貸評價模式,《方案》提出,優化科創企業評價標準,建立統一的評價標準,推廣“技術流”“科創打分卡”等有效做法,大幅提升首貸率。在創新股債結合融資模式方面,安徽將完善提升“貸投批量聯動”,強化“股權+債權”組合支持,實施平臺化增信,提高融資的靈活性和便利度,切實降低成本和風險。
《方案》還提出,培育全周期的“基金叢林”。構建“產學研用”全鏈條天使基金體系,完善支持政策,加強“募投管退”全流程服務,充分發揮投資基金支持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探索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發揮各類平臺協同賦能作用,集成各類政策性、商業性金融工具,引進社會資本,探索多元支持量子科技、深空探測等重大科學工程的模式;完善科創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集約化的“安徽金融大腦”,成立集登記、評估、交易、融資為一體的全國性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努力破解信用信息共享不足和要素流通不暢等問題;深化區域科創金融合作。協同推進滬蘇浙皖“五城共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有效防范科創金融風險。重點建設省級金融數字化監管平臺,建立健全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和應急處置機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攝影報道
編輯 蒙國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