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為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打造科創示范工程,2022年,安徽啟動“科大硅谷”建設。作為“科大硅谷”的重要承載區,合肥蜀山區把握機遇,加快實施“全域科創”發展戰略,通過載體建設、項目匯聚、科技金融等舉措,實現全區域、全過程、全要素科技創新,全力建設“科大硅谷”蜀山園。
如今, “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驛站-科大站和科學島站已經先后建成,硅谷大廈也即將投入運營,5億元規模的科技創新母基金和2億元創新創業直投基金也紛紛設立。優質載體和完善的科技金融,也吸引了多個院士項目進駐蜀山園開展轉化,為“科大硅谷”建設注入了強勁的創新動能。
“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合力大廈B座)
建設科創載體,“硅谷大廈”即將投用
電路操控、線路連接,這些在實驗室里才能進行的數字電路實驗項目,在“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驛站科學島站里就能完成。動動手指,就能遠程操控實驗室設備,并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實驗設備的真實情況。
這套國內首款智慧遠程軟硬件一體化實踐實驗系統,是由2022年創立的安徽省模式識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公司運營總監王愿本來是一名高校教師,在科創驛站的支持下和同伴創辦了企業,產品在全國范圍內已服務20多所高校。“下一步,我們將努力打造一家聚焦信息技術發展,為校企用戶提供優質教學、科研服務的創新型科技公司。”
為了給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平臺,蜀山科創集團加快各類科創載體建設,并和“科大硅谷”平臺公司共同打造創新單元,提供一站式辦公配套和全周期服務。目前,科創驛站科學島站和科大站都已經穩步進入運營階段。其中,科學島驛站已經入駐團隊35個、成立企業33家,其中高企3家,涉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半導體檢測設備、新能源等領域。科創驛站科大站累計入駐團隊19個、成立企業14家,涉及新型材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領域,“多個校內初創型創業團隊已快速成長為營收高達千萬級別的科技型企業。”
更重量級的“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合力大廈B座)也已經吸引20余家科技企業意向入駐,并即將正式投用。“考慮到老城區載體不足的短板,我們一方面增量建設科創驛站,一方面采取存量改造,以‘科創+城市更新’的方式,完成合力大廈B座的購置和裝修。”蜀山科創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硅谷大廈位于望江西路與肥西路交口東南角,地處“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大片區核心區,打造國內一流科創綜合體標桿,構建蜀山科創產業生態圈。
完善科技金融,匯聚基金規模超300億元
科技成果的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起步,都需要解決融資的難題。為了支持科創,蜀山區發揮基金引導撬動作用,建立健全多層次產業基金體系。“我們先后對外投資參股8只基金,參股基金總規模為143.84億元,已向蜀山區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實施投資1.677億元。”蜀山科創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蜀山科創集團設立5億元規模的科技創新母基金和2億元創新創業直投基金,重點扶持區內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更好地促進蜀山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為了發揮科技金融作用,蜀山區推出“科大硅谷貸”,將創業者團隊人才信息作為授信核心評價要素,促進中國科大科技成果轉化,扶持初創期科大校友企業發展壯大。同時,創新推出線上融資產品“科創專利貸”,“盤活”知識產權,讓“知本”變“資本”,注資1300萬元進入“科創專利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提高金融機構“敢貸、愿貸”意愿,累計達成貸款近千萬元。
如今,蜀山區已經集聚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幾十只,規模超300億元,極大地支持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科創項目發展。
“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驛站-科學島站
科技成果匯聚,院士團隊創立科技企業
在合肥主城區里,蜀山區一直以科教資源豐富著稱。該區擁有以中國科大、安徽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29所,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為代表的各類科研院所162個,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為代表的國家級、省級各類研發平臺178個。
隨著科創載體的增多和科技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技項目走出實驗室,在蜀山園進行項目孵化、成長,其中不少還是“院士項目”。比如,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中科環境監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有限公司,都來自于科學島上劉文清院士團隊;合肥八方地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大教授張捷;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則是中科院院士謝毅教授;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鄂維南……
“為了挖掘更多科技成果,我們還努力探索校(院)地融合新模式,將中國科大雙創學院實訓基地和中國科大校友會(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務部)從校內遷至立基大廈,構建‘科技成果收集—雙創學院培訓—科創驛站孵化’的良性發展模式。”蜀山區還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專班”,按照高校院所細分5個小組,每組由基金公司牽頭,涵蓋科技中介、科創載體、駐地街道等要素單位,深入高校院系,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驛站科大站里,科創團隊正在工作
“四鏈”深度融合,開拓創新創業新天地
“科大硅谷”蜀山園啟動建設還不到一年時間,目前通過改造、購置等方式,已經新增科創載體11.5萬平米,新增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省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4個,摸排省內外高校院所可轉化的科技成果224項,就地轉化成立企業36戶。同時,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8戶,新增國家級小巨人企業3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戶。
下一步,蜀山區將繼續加快科創載體建設,加快百幫產業園、38所產業園等改造,打造更多“科里科氣”品牌載體。同時,加速推進新工科轉化加速平臺、數字經濟示范園等項目建設,實質性啟動中國科大科技園、蜀山未來工社等項目,盡快打造科創載體達到“30棟30層載體”攻堅任務,完成載體建設200萬平方米,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達1000戶。
蜀山區也將抓住合肥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契機,擴大“種子基金”“天使基金”規模,打造蜀山區總規模50億的科創母基金叢林,吸納社會資本投資、銀行信貸支持,力爭撬動500億社會資金投資科技創新型企業。
“我們希望更多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機構能來到蜀山,共同推進‘全域科創’,我們會全力做好土地、人才、資金、技術、政策等創新高端要素的保障,優化創新生態體系。”據介紹,2022年,蜀山區以全省第一、全國第27位入選賽迪創新百強區榜單,入選最受投資機構歡迎的區縣政府LP第11位,在全省科技創新指數評選中,蜀山區綜合指數位居45個城區第一、進步速度位居第二,榮獲“安徽省科技創新先進區”稱號。
更多信息請掃二維碼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通訊員 仰永達 高汛 王良才 詹偉偉 (蜀山科創集團供圖)
編輯 徐海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