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件,大產業。桐城,正搶抓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使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蓄勢拼搶新賽道。
一直以來,桐城一批與汽車工業相關的機械加工企業小而散,產品單一,市場份額小,產業不成規模。隨著汽車產業特別是合肥、安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微威膠件、金億合金、匯通汽車部件公司等企業順勢起跑, “十三五”末,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初露鋒芒。
目前,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重點企業庫入庫企業24家,涵蓋了汽車推力桿、穩定桿、空氣懸架系統、免維護輪邊系統、電器線圈、電機電器配件、橡膠制品、蓄電池組件等。桐城因此獲批安徽省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縣(市)。
2022年是桐城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發展的“拐點”。當年8月,總投資200億元的桐城國軒年產40GWh動力電池項目一期投產,標志著桐城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沖上了新賽道。該企業全面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00億元。
桐城市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第一要事”“第一抓手”和“一把手”工程,內搭平臺、外聯老鄉,匯聚經濟發展新動能。桐城國軒項目的落戶,就是外聯老鄉的碩果,不僅實現了百億元大項目落地“零的突破”,而且彰顯了龍頭企業的帶動力,吸引了一批鏈上企業落戶桐城,為產業集群發展增添了底氣。
按照“龍頭企業—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桐城將打造若干創新優勢突出、產業配套完備的汽車零部件園區。其中,安徽中鼎匯通投資6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和重型商用車空氣彈簧及轉向拉桿產品制品項目正穩步推進中。匯通公司投資4.68億元年產90萬輛新能源汽車底盤懸架系統項目,設備正在安裝,預計今年8月份試生產。聯創電子科技(桐城)車載電子產品制造中心項目已簽約,計劃投資25億元,主要產品為玻璃鏡片等光學元器件、車載鏡頭等高端電子組件。隨著一批“鏈主”企業的落戶,桐城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體系更加完備。
今年以來,桐城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發展勢頭更加強勁。微威膠件公司成功揭榜安徽省汽車動力總成主動懸置電子控制技術及產業化攻關任務,與合肥工業大學、合肥學院深化產學研用合作,預計在5年內完成實車路試及產業化的技術準備。
為承接合肥都市圈相關產業轉移,桐城新設立汽車電子產業園,規劃面積203畝,園區基礎設施已完備,企業招商正在進行中。
據桐城科經局局長姚治國介紹,下一步,桐城將充分發揮合工大(桐城)產業研發中心功能,加快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創新實驗室,圍繞電子器件、動力、車身系統、汽車減震等汽車零部件領域加強技術創新,打造區域創新平臺。同時,實施龍頭領航工程,培育一批汽車零部件“群主”企業: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制定重點培育企業清單,培育一批具有實力的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
大“汽”桐城,享“配”全球。記者4月1日下午從桐城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高峰論壇暨產需對接會上獲悉,下一步,桐城市將進一步深化開放合作,打造上下游高效貫通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真正讓“桐城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走向世界、享“配”全球!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汪桂云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