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安徽制造業增加值近1.2萬億元,經濟總量突破4.5萬億元,實現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安徽從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堅持把制造業作為強省之基,把招大引強作為制造強省的動力之源,大力推進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
“安徽堅持練好內功‘提質’,在‘產業基礎能力+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上加快突破。”鄭柵潔代表說,安徽通過提升工業“四基”能力,支撐質量強省建設,推動“安徽制造”向“安徽創造”轉變、“安徽產品”向“安徽品牌”升級。一是突出高端化揚創新之長。堅持科教興皖、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一體推進,實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發揮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等創新平臺優勢,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打造量子信息、核聚變、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培育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三大產業技術高峰,讓科創之樹結出制造之果。累計14項制造業揭榜攻關項目打破國外壟斷,去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3%,比全國高2.9個百分點。二是突出智能化賦數字之能。發揮數字對制造業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依托“中國聲谷”“一市一園”等載體,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中小微企業數字化普及。去年安徽全省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1.3%、居全國第5位,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6戶、居全國第1位,打造世界級燈塔工廠2家、居全國第6位。三是突出綠色化走低碳之路。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支持重點行業、企業、園區開展低碳工藝革新和減碳升級改造,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去年安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8%。
“安徽堅持拉高標桿‘擴量’,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上加快突破。”鄭柵潔代表表示,一是做大做強更多萬億元、千億元級產業。搶抓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中的新機遇,加快培育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4個萬億元產業以及10個超千億元產業,構建分工有序、協作緊密、特色鮮明的產業布局。目前人工智能、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先進結構材料4個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全球10%的筆記本電腦、20%的液晶顯示屏在安徽生產,全國每3臺冰箱、每4臺洗衣機、每5臺空調中就有1臺是安徽制造。二是培大育強更多世界500強、制造業500強企業。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民營龍頭企業倍增行動,努力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世界影響力的一流企業。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數突破2萬戶,海螺集團、銅陵有色連續4年進入世界500強,上市公司總數161家、居全國第9位,去年創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6家。三是招大引強更多50億元、100億元級大項目。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機遇,提升世界制造業大會等平臺功能,實施招大引強“賽馬”激勵、要素常態化會商、重大項目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等機制,加快引進主導產業鏈、帶動一大片大項目好項目。去年全省項目投資呈現“兩高兩多”的好態勢,即開工率和納統率高、畝均投資和投資強度高,大項目和制造業項目多,新開工制造業50億元以上項目56個、10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同比分別增加51個、8個,今年1月實際利用外資增長40.2%,比全國高25.7個百分點。
“堅持節約集約‘增效’,在‘更高效率投入+更高質量產出’上加快突破。”鄭柵潔代表說,“安徽牢固樹立效益優先理念,多措并舉推動制造業降低綜合成本、提升整體效益。”一是以“畝均論英雄”倒逼增效。發揮畝均稅收、土地容積率等關鍵指標牽引倒逼作用,將用地、用能、創新要素與畝均效益掛鉤,開展閑置建設用地、工業低效土地、僵尸企業處置,把最好的資源匹配給最好的項目。去年省級以上開發園區項目畝均投資、畝均稅收準入門檻同比分別提升43%、58%。二是以“放水養魚”降本增效。持續落實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統籌實施金融助力民營和中小微企業10條、制造業提質降本23條,不斷降低企業稅費、融資、物流等成本。去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276.9億元,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從4.6%降至4%。三是以“雪中送炭”減負增效。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引導全省黨員干部將心比心、真心真情地幫助群眾和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推進“一件事一次辦”“綜合查一次”等改革,建立公共政策兌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機制,做到“好時不擾、難時出手”。去年安徽在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中居全國第8位、同比前移8位。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優環境、穩經濟”活動,全省“為企服務”平臺收集辦理企業訴求25.57萬件、辦結率98.7%,企業滿意率達97%。
“現在越來越多的單位拉高標桿、爭先創優,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安徽、投資安徽、期待安徽,越來越多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老百姓打心眼里溫暖高興,越來越多的朋友為安徽點贊。”鄭柵潔代表說。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梁睿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