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黃山市已經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3月7日,大皖新聞記者得知,為了把該《實施方案》落實到位,黃山市將把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培訓內容,提高領導干部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決策水平。
屯溪隆阜,戴震藏書樓 。(資料圖)
3月7日,黃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章繼平在該市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該《實施方案》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及貫徹落實舉措。目前,黃山市已形成以2個歷史文化名城、4個歷史文化名鎮、20個歷史文化名村、12片歷史文化街區為核心,4072處歷史建筑和8032處不可移動文物為補充的歷史文化資源名錄體系。
《實施方案》的出臺,是進一步促進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全面融入城鄉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具體行動,將為黃山市持續加大歷史文化挖掘和保護力度,推進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構建具有黃山地域文化特色的分級分類保護傳承體系。到2035年,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全面建成。
歙縣徽州古城牌坊。 (資料圖)
章繼平介紹稱,為了把該《實施方案》落實到位,黃山市的市、縣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文化和旅游、自然資源和規劃、民政、財政等部門,建立常態化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溝通協調機制。同時建立領導干部履行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經濟責任情況審計監督機制,將審計結果以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被審計領導干部的重要參考。將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培訓內容,提高領導干部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決策水平。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