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在宣城市公安局年度公安工作會議上,寧國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綜合信息室主任張彥樺榮獲“十佳包村民警”表彰,這是她連續3次獲得這一榮譽。走出辦公室,走進村里,張彥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包村民警的工作,3本榮譽證書也見證了她的辛勤耕耘與努力付出。
2021年張彥樺在寧國市公安局舉行的“三八節”表彰儀式上作交流發言。 高鵬 攝
用心“訪談”
張彥樺是寧國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綜合信息室主任,從警已有20余載。她干事風風火火,愛較真,業余擅長繪畫,也曾是冬泳隊一員。近年來,她卻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包村民警。
寧國市云梯畬族鄉千秋村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村落,節假日游人如織。接到包村任務后,為了將工作干好,張彥樺請教師父“全國優秀人民警察”葉九子,請教其他包村民警。“多走一走、多問一問、多看一看,用心去包村,沒有那么難的!”
2022年包村民警張彥樺開展入戶走訪 。 高鵬 攝
2020年,第一次去云梯畬族鄉千秋村開展包村工作,張彥樺先就在入戶走訪上下功夫。剛開始,村民們大多都是笑著說“沒有沒有,現在生活好得很!”后來,張彥樺總是再多問幾句,“家里就您一個人吶?出門方便嗎?如果遇到什么事咋辦呀?”這些引入式的聊天,終于讓村民們打開了心扉。帶著包村日記本,張彥樺記錄著村民們的困難和需要,征詢社情民意,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有時間嗎?再到村里去‘飛’一下!”為了確保包村工作盡量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除了跑得勤跑得遠,張彥樺還想到了一個“妙招”,找單位同事利用無人機拍下了千秋村的全貌,這樣“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單家獨院都了如指掌。在不斷更新居民信息、發現新的動態情況以及收集新的意見建議的同時,張彥樺和村民們逐漸熟絡起來。
用情“解難 ”
千秋村村民王某的父親、母親和哥哥都患有重疾。面對生活的不幸,王某獨自承擔起家庭重擔。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次交通事故,造成王某重傷,全家生活陷入極度困境。張彥樺走訪獲悉后,組織支部黨員開展“獻愛心”活動;同時,聯系公益組織上門開展幫扶;提前聯系好用工單位,解決王某康復后的后顧之憂。
千秋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有些老人雖然開個農產品小店,卻不善于經營。遇到外地游客,時常因語言溝通不順暢,往往影響生意。張彥樺在包村的時候,總會幫助老人把貨柜理整齊,教會他們如何使用二維碼收款;如果遇到外地游客來買土特產時,還熱心幫著吆喝,教會老人家怎樣大膽的推銷農產品。看著店里的游客多了,老人的笑容也多了。
“雖然自己的力量有限,但只要一直去做,總能發揮一點兒作用。”張彥樺有感而發。
用力“護安”
包村民警是基層派出所的補充力量,想守護一方平安,僅靠每個月幾次的入戶走訪是遠遠不夠的。“春季禁毒宣傳、夏季‘防溺水’宣傳、秋季農戶采摘期防騙防盜宣傳、冬季防火宣傳”。張彥樺根據時間節點謀劃好不同的主題,有的放矢地開展季節性包村工作。
2022年8月,張彥樺會同轄區派出所民警以及組織“江淮義警”開展防范宣傳。 高鵬 攝
2019年,千秋村成立了一支10余人的“山哈(畬族)”義警志愿服務隊,隊員來自當地的農家樂業主、黨員和村干部。張彥樺到村里后,圍繞如何提高志愿服務隊的服務水平這一課題,積極會同轄區派出所、交管部門以及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作。結合近年來推行農村派出所參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機制,張彥樺邀請交警中隊給義警隊員開展業務培訓……
張彥樺連續三年榮評宣城市公安局“十佳包村民警”榮譽。 高鵬 攝
為了有效預防和化解村里的矛盾糾紛,2021年底,張彥樺積極與派出所、交警以及司法等相關部門溝通,力爭讓義警隊員的調解工作得到更專業的指導。2022年4月,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山哈”義警調解工作室正式成立。每次到村里,張彥樺都要到調解工作室去報到,有時還幫著解決一些糾紛。
“覺得有價值就要堅持走下去!”張彥樺連續3次榮評宣城市公安局“十佳包村民警”,3本榮譽證書見證著她的辛勤耕耘與努力付出。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通訊員 高鵬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