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加快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助力企業育才引才留才、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提高政務服務精準性……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有利于引導企業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安徽省主委李霞提出關于加快培育 “專精特新”企業的提案,希望從四個方面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李霞
校企聯合建設“專精特新”產業學院
李霞認為,首先,要聚焦金融產品供需匹配度,鼓勵銀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制專項融資產品,增強金融服務的適配性。同時,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產品體系,圍繞企業不同階段的特征推出差異化產品,量身訂單制金融服務方案。
人才上,李霞建議,要支持高等院校與企業聯合建設“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大力推行“集合訂單班”新型產教融合模式,讓中小企業也可以“定制”人力資源。還可以采取“候鳥”政策,促進海內外人才回流。同時,要高水平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夯實“留才”硬件基礎。并鼓勵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市場化專業運營機構探索“按份共有”結構下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營造更加寬松的創新創業氛圍,改善“留才”軟環境。
李霞認為,要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梳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需求,引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冠軍企業自建或與高校院所共建技術中心、實驗室等研發機構,面向企業技術創新關鍵領域開展研究。同時,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統籌推進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李霞還希望提升國家、省、市、縣四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專業化服務水平,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要健全容錯機制,加大“事前投資”支持力度,減少“錦上添花”事后獎補。
基礎教育教研要全面加強
除了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提案,李霞還對健全基礎教育教研、支持國家級自然公園保護、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等領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從調研情況來看,除發達地區以外,全國各級教研機構均面臨高水平教育科學研究團隊及研究人才匱乏的問題。”李霞說,基礎教育教研對促進基礎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更承載著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要強化基礎教育教研職能,完善教研體系建設,并全面加強基層教研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改革完善基層教研保障體系相關政策。
“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在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質景觀、地質遺跡、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傳統文化傳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資金投入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與弱項。”對于自然公園保護,李霞認為,要落實國家級自然公園經費保障渠道,“建議將國家級自然公園經費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由國家保障國家級自然公園保護經費基本需求。”同時,要加大對國家級自然公園數量多、面積大、經濟發展欠發達省份資金支持力度,并重點支持國家級自然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和能力建設,同時兼顧自然教育等項目支出,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國無糧不穩,民無糧不安”。李霞建議,要改進完善糧食生產利益補償機制,有效提升政策精準水平。“建議針對不同層級種糧主體,建立層級制的利益補償機制,向主產糧省、市、縣、鄉鎮及規模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傾斜。”同時,要疊加市場化利益補償方式,研究出臺專項信貸支持政策,強化農業信貸擔保支持,推行糧食供應鏈融資服務等。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