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1日,記者從安徽省司法廳獲悉,為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提升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加快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近日,省司法廳、省民政廳、省法宣辦聯合印發《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安徽省力爭到2025年底建成省級以上民主示范村(社區)2000個。
《行動計劃》明確,要聚焦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完善基層自治體系、提升基層法治能力、發揮基層德治作用、健全權益保障體系等內容,明確建立 "三類"體系(工作考評標準體系、工作操作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示范體系)、實施"四大"工程(亮牌提升工程、 陣地建設工程、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法治惠民工程)、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健全融合推進機制等工作任務。
通過三年努力,安徽力爭到2025年底建成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000個,市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000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工作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干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自覺性明顯提升。
記者了解到,安徽將對民主法治示范村實施動態管理。建立健全進出機制,嚴把質量關,暢通出口渠道,對建設質量下降、群眾滿意度降低、經整改仍達不到標準的,及時予以撤銷;對因行政區劃調整被合并或撤銷的,及時予以重新命名或注銷,確保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質量。
此外,《行動計劃》提出,未來三年,安徽將實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工作"四大"工程。實施"亮牌提升工程",對已獲批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在村榮譽室進行展陳,擴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社會影響力;實施"陣地建設工程",建立"農民學法學校、法治宣傳欄、法治書屋、法治文化廣場、公共法律服務站(室)、人民調解室、村(社區)群眾微信群"等基層民主法治陣地,為基層干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供場所;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培育一批以村(社區)干部、村婦聯執委、人民調解員、網格員、退役軍人為重點的"法律明白人"隊伍;實施"法治惠民工程",落實村(居)法律顧問制度,為農村基層組織和人民群眾處理涉法事務提供專業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不斷增強基層干部群眾在民主法治建設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通訊員 管強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