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我們現在有30多名兒童,經常在這個專業的足球訓練場地,訓練踢足球?!?月27日,阜陽市首支村級少兒足球隊、安徽志匡足球俱樂部負責人鄭濤告訴記者,這個訓練場地占地60畝,有3個標準足球場、8個5人制足球場,配以專業的足球教練。他們都是村里的留守娃,在他看來,或許有一天,孩子們的足球夢,就會從這處偏遠的村子起飛……
義務培訓,讓更多留守孩子參與足球
三面環水,環境幽靜,占地60畝,有3個標準足球場、8個5人制足球場,共計11個球場,可以說就是一個足球公園。“各種設施加在一起,投入了近1000萬元?!苯衲?5歲的鄭濤告訴記者,他也是安徽志匡足球俱樂部負責人,2019年曾獲評“最美奮斗者”稱號。
2004年,鄭濤和球友曹陽成立臨泉志匡足球俱樂部。當時,鄭濤就注意到,留守兒童的成長面臨一系列問題,他希望通過校園足球培訓的方式,可以讓更多留守孩子參與足球運動。
2021年上半年,鄭濤將重心由校園足球轉向更為廣闊的鄉村。經過走訪,他選定了蔡灣村一處位于泉河畔的空地,將之作為俱樂部的訓練基地。2021年底,基地正式建成。今年初,俱樂部與村里簽署了20年的長期租地合同,并在村里配合下開始招生,還承諾:義務培訓,不收一分錢。
村里有了免費教孩子訓練的足球俱樂部!消息很快傳開,留守老人們帶著孫子孫女踴躍報名,鄭濤記得,招生第一天就來了近40人。最終,經過甄選,30多名留守孩子成為基地的首批小隊員。于是,在臨泉縣文旅局和城關街道的指導下,安徽志匡足球俱樂部與于樓村村委會聯合組建的于樓村少兒足球隊正式成立了。
“長大,想成為張艷琳大姐姐那樣的人”
俱樂部的孫勇強被指定為蔡灣村孩子們的專職教練。今年40歲的孫勇強平時在臨泉縣城住,周末來到蔡灣村,帶著孩子們從基本功練起,從培養興趣著手。
球場上,在訓練的孩子中,瘦瘦小小、五官清秀的張米洛特別顯眼。雖然個頭矮小,但她在與一群明顯高出一個頭的大哥哥對抗中,憑借著動作靈巧,卡位精準,出球迅速,絲毫不處下風。
今年9歲的張米洛,家住西張樓自然村,在來到俱樂部之前,從沒接觸過足球。“就是覺得好玩,在家里也沒有人陪,爺爺就帶著我來報了名。”張米洛說,教練除了帶著他們踢球,還經常講足球故事,尤其是今年初的女足亞洲杯,中國隊勇奪冠軍,讓小米洛聽得熱血沸騰,“長大了,我想成為張艷琳大姐姐那樣的人。”
據了解,2022年2月,張琳艷幫助中國女足奪得女足亞洲杯冠軍。
來這里學踢足球,除了沖著“免費”外,家長就是想讓孩子有個放心玩耍的去處。
不過,北張樓村張浩宇加入俱樂部的想法可不僅如此,“我還是希望能踢好球,將來能成為運動員,或者當個體育老師?!?/p>
作為家長,劉樓自然村村民李世欽得知村里建成足球基地后,他第一時間帶著兒子李振岳來報了名,“一是可以鍛煉孩子身體;二來可以讓孩子少玩點手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將來練好了,可以走特長生的路子?!?/p>
于皓天的媽媽杜艷艷,同樣也是抱著讓孩子走特長生的想法。丈夫長期在杭州打工,她獨自在家照顧孩子,通過足球培訓,讓她最大的欣喜便是孩子轉變了很多,“更加陽光、健康”?,F在,于皓天成為隊里的主力前鋒,讓她對兒子的將來也多了份期盼:“希望他能好好練,說不定能踢出個名堂來!”
曾是隊員學成返鄉做教練
“男人這輩子,總得做一件讓別人看起來或許瘋狂,但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足球正是如此。”為了在蔡灣村推廣鄉村足球,鄭濤作出了學費全免的決定,所有開支由在縣城里開辦的足球興趣班賺到的錢予以補貼。
今年23歲的李彬也是俱樂部的教練,同時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俱樂部于2012年培養出的首批校園足球隊員。對李彬來說,足球改變了他的人生。
李彬是臨泉縣張新鎮馬寨村人,少年時,父母外出打工,他性格特別孤僻,學習成績跟不上,一度找不到人生發展方向。在被志匡俱樂部選入首支留守兒童校園足球隊后,李彬便迷戀上了足球。
中考后,李彬進入了安徽省體育學院,后又通過單招進入了合肥師范學院讀本科。大學畢業后,李彬回到故鄉,在培養自己的俱樂部里擔任專職教練,“如果不是足球,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生活?!?/p>
在訓練中的孩子們身上,無論鄭濤還是李彬,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昂⒆觽冋幱谇啻喊l育期,精力旺盛,如果缺失正能量的東西引導他們,就可能沾染社會的不良習性?!编崫M?,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農村孩子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大皖新聞記者 王振宇 通訊員 任剛 鄭馨悅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