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17年,我們決定從上海搬遷到中新蘇滁高新區,一開始是租的廠房,后來業務增長,2019年我們拿下這塊地。”意特利(滁州)智能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士孔透露,他們今年打算和園區洽談再拿幾百畝地,以此增大產能,升級產品。
據介紹,意特利(滁州)智能數控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加工中心制造項目總投資1億元,建設大中型三軸、四軸、五軸加工中心制造項目。產品主要用于航空、輕軌、動車、船舶等行業。
劉士孔告訴記者,2017年至今,在園區的關心和支持下,他們企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從中,他也感受到了蘇滁高新區對企業的真誠。和其它園區相較,中新蘇滁高新區究竟有什么核心競爭力?
"我們做大型設備需要大車運送,但是廠房門口原來的道路不方便超長車輛進入廠區。"劉士孔回憶,當時他在一次與中新蘇滁高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交流中隨口提了一句這個問題,結果卻讓他感到很驚喜。"真的沒想到,說完之后三天就有人來現場勘查,后面接著進行道路改造。"
說起幾年前的這件事,劉士孔依舊印象深刻。"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把我們企業的事真的記在心里,辦事效率也高。"劉士孔不由得為蘇滁高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點贊。
其實,像意特利(滁州)智能數控科技有限公司這樣得到園區的貼心服務和大力支持的企業不在少數。
隨后,記者走進中新蘇滁高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了解他們為企服務的創新舉措。據介紹,中新蘇滁高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企服中心")成立于 2021年7月,通過借鑒和推廣蘇州工業園區企業服務模式經驗,提升親商服務環境,中新蘇滁高新區管委會、中新集團與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三方合作共建。
"為了深入了解企業需求,他們建立了每周進企業走訪常態化聯系機制。"企服中心主任甘瀾向記者介紹,截至目前,累計走訪企業1305家次,收集解決問題1305件,重點推動解決了贏創醫療2020年增值稅尚余120萬元的退稅款等問題。
此外,甘瀾告訴記者,他們在常態化走訪中,其實發現有不少初創企業想要申請政策補貼,但實際進行申報的并不多。
"因為有的企業比較小,沒有專員進行申報,還有的企業初來園區,對政策一點不了解。"甘瀾說,為了不讓企業錯失政策紅利,企服中心上線運行了線上企業服務平臺,通過搭建"政策計算器""企業服務超市",為企業進行精準畫像、智能匹配,實現了政策找"企"、個性定制。
"在平臺上只需要輸入企業名稱,就可以知道企業有什么需求,大數據會將企業和政策進行匹配。"甘瀾介紹,企服超市已入駐第三方中介機構108家,金融機構16家,上線各類金融產品78項;整合發布3個相關局辦6個條線的35項獎補申報政策,實現100%線上受理、無紙化申報,兌現獎補資金3819萬元,較上年增加49%,為企業節約時間成本50%以上,節省交通、人力成本40%以上。
除了常態化走訪和打造信息平臺為企業爭取政策紅利以外,企服中心還與工商銀行、皖東銀行、徽商銀行和市擔保集團合作,開發上線"園區e貸"金融產品,為園區10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10億元授信額度;常態化開展銀企對接,協助32家中小微企業獲批貸款金額1.4億元。
甘瀾表示,未來他們將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力爭把企服中心打造成具有蘇滁特色的"全覆蓋、全過程、全功能、全平臺、網絡化"的企業綜合服務體系。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