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14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省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田云鵬作《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報告指出,我省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法護航高質量發展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司法引領、規范、保障作用,五年共審結民商事案件3647868件,標的額1.1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4.69%、92.94%。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報告指出,我省實施司法助力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審結買賣、建設工程、股權轉讓等合同糾紛案件441516件,同比增長109.71%,保護誠實守信。發揮破產審判拯救、出清功能,審結破產案件2120件,盤活資產1495億元,助力盛運環保等557家困境企業重獲新生,43209名員工穩住就業。妥善審理華安外經建等12家公司合并重整案,海外援建項目如期竣工。審結涉民營企業案件858572件,同比增長697.21%;建立涉企錯案甄別糾正機制,二審改判張國榮等人無罪。設立合肥、蕪湖、蚌埠自貿試驗區法庭,審結“中歐班列”貨運糾紛等涉外涉港澳臺案件5441件,辦理國際司法協助案件1093件,同比分別增長257.96%、34.61%,努力讓公正司法成為良好發展環境的標志。
不讓權利人贏了官司輸了市場
我省依法服務創新發展。堅持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加大對涉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關鍵核心技術保護力度,審結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案件48127件,年均增長16.72%。依法制裁涉平臺企業“二選一”“刷單炒信”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個案最高判賠金額達1億元。合肥知識產權法庭對娛美德公司游戲著作權案被申請人發出訴前禁令,不讓權利人贏了官司輸了市場。規范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辦理程序,與省知識產權局等14家單位加強執法與司法銜接,聯合南京都市圈法院成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盟,提高全鏈條、跨區域保護水平。
審結非法捕撈等案件3287件
我省依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審結環境資源案件76484件,同比增長 607.86%。其中,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272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54件。嚴格追究大氣污染、跨域傾倒等違法行為責任,依法服務減污、降碳。審結非法捕撈、危害野生動植物等違法犯罪案件3287件,依法保護生物多樣性。創新增殖放流、補植復綠、勞務代償等生態修復方式,判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5397.46萬元,年均增長40.83%,守護江淮大地生靈草木、碧水青山。
出臺法治扶貧10項舉措
我省依法服務鄉村全面振興。聚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出臺法治扶貧10項舉措,審結涉農案件36298 件。嚴厲打擊制售偽劣種子等危害種業安全違法犯罪,審結亂占耕地案件203件,筑牢糧食安全屏障。審結涉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案件23676件,依法促進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發展。依法審理侵害霍山石斛、太平猴魁等地理標志商標權案,服務打造“皖美農品”。審結涉傳統民居、古村落、古建筑保護案件1275件,守護農村物質文化遺產,留住美麗鄉愁。
在深化區域司法協作方面,我省審結涉滬蘇浙企業民商事案件156748件,年均增長21.55%,辦理委托、受托執行案件221845件。與滬蘇浙高院共簽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等6個協作協議,阜陽等皖北8家中院與滬蘇浙法院結對合作,馬鞍山中院與嘉興、蘇州等中院共建跨域專業法官聯席會議機制。長江經濟帶11+1省市法院開展“十年禁漁”協作,持續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賦能。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徐琪琪 余康生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