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3日,黃山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疫防辦聯合下發《關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全力做好重點人群服務保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聚合各方資源力量,用心用情全力做好重點人群服務保障,全力做到“兩及時、兩確保”,推動疫防轉段平穩有序。
1、發揮基層網格作用
優化“村(社區)—自然村或村民組(小區)—黨員聯系戶(樓棟長)”三級網格,進一步整合村(社區)黨員干部、村(居)民代表、村民組長、“兩代表一委員”、駐村干部、樓棟長(片長)、業委會成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進網入格、包組聯戶,其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負責總體牽頭統籌,其他“兩委”成員分片包保。村(社區)黨組織通過微信群、電話等方式,及時調度網格內情況,收集群眾需求,能解決的第一時間幫助解決,難以解決的第一時間上報,由上級黨組織協調解決。
2、組建暖心服務小分隊
以基層網格為基礎,在城市社區以居民小區為基本單位,以社區工作者、醫務人員、物業工作人員、業委會成員、機關在職黨員干部、快遞小哥等為主體,成立10—15人的服務小分隊;在農村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位,以村黨員干部、村醫村警、致富能人、返鄉大學生、有自營車輛人員等為主體,成立5—10人的服務小分隊。服務小分隊在村(社區)黨組織統一領導下開展健康咨詢、送醫送藥、轉運送診、物資配送、跑腿代購、重點人群看護等工作。
3、扎實開展培訓宣傳
鄉鎮(街道)統籌,以村(社區)為單位,組織衛生醫療機構對網格員、暖心服務小分隊成員等至少開展1次自我防護、居家隔離、抗原自測、就醫轉診、測溫儀和指夾式血氧儀使用等知識培訓,做到應訓盡訓。用好微信群、宣傳欄、明白卡、鄉村大喇叭等載體手段,利用方言、順口溜等群眾聽得懂能理解的語言和方式,推動“乙類乙管”要求進社區、進村莊、進家庭,引導群眾正確防護、理性購藥、合理備藥、科學用藥,動員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應接盡接”。
4、健全重點人群臺賬
建立完善村(社區)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協調聯動機制,針對重點人群加強協作和信息共享,進一步摸清獨居老人、精神障礙患者、殘疾人、留守兒童、孕產婦、重病患者、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監測戶等特殊群體健康狀況,結合基礎病、疫苗接種、年齡等因素綜合評估,建立完善健康檔案。村(社區)要印制“暖心服務聯系卡”發放至重點人群,明確服務項目和包保聯系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家庭醫生等聯系方式,讓群眾遇到困難“找得到人、辦得了事”。
5、包保兜底重點人群
落實重點人員包保兜底責任制,每名重點人員都要從服務小分隊中明確1名責任人包保兜底,采取敲門入戶、電話聯系、鄰里觀察等方式,每日跟進包保重點人員身體狀況及困難需求,及時提供代購配送、心理疏導、健康教育、送醫送藥、貼心照料等服務。對包保責任人要登記造冊管理,建立包保聯系微信群,每日向村(社區)黨組織報告重點人員相關情況。
6、暢通就醫問診渠道
用好“警民議事廳”互動平臺,邀請村(社區)衛生室醫生進入微信群,提供就醫用藥、科學預防等專業咨詢服務。鄉鎮(街道)要組建送醫轉運機動力量,及時公布服務電話,在轄區內人員病情加重或重點人員有就診需求情況下,及時幫助送達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或聯系轉至上級醫院治療。建立養老機構、福利院和醫療機構綠色轉診通道,做好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發放退燒藥品工作并提醒注意事項,守護好“一老一小”健康。
7、建立鄰里互助機制
在三級網格中選定若干熱情友善、睦鄰友好的村(居)民作為互幫互助聯絡員,形成鄰里守望點,發動青年、婦女共同參與互幫互助,確保網格內健康監測全覆蓋。依托鄉鎮食堂、老年人助餐點、各類飯店、小賣店幫助困難鄰里代購食品和送餐送菜,同時倡導村民互助共享農機、農資、農具等資源,保障農業生產。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物業等陣地設立“共享藥箱”,倡導群眾共享余藥、體溫計、抗原試劑等防疫物資,對有緊急需求的群眾,在醫務人員指導下科學用藥。
8、落實群防群治舉措
統籌推進基層群眾自治工作,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及其公共衛生委員會作用,倡導群眾減少出行、錯峰出行,堅持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不開展、不參加大規模聚集性活動;引導返鄉人員加強健康監測,勸導有發熱等癥狀人員居家休息,不串門、不聚餐、不到處走動。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發揮“六個好”鄉風文明評議、“文明家庭”“積分榜”等激勵作用和“紅黑榜”“負面清單”等約束作用,引導群眾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9、持續加強激勵關愛
建立重要崗位AB崗制度,實行崗位輪換,保證一線防疫人員必要休整。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發現、考驗入黨積極分子,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及時發展入黨。注重關心關愛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和醫務工作者,對表現突出、家庭有特殊困難的及時走訪慰問。注重挖掘先進典型,加大選樹力度,推動形成黨群連心、為民服務的濃厚氛圍。
10、全面壓實工作責任
堅持“區縣統一部署、鄉鎮(街道)組織安排、村(社區)具體落實”要求,落實好縣級領導干部“包鄉走村入戶”、鄉鎮領導干部“包村聯戶”、機關單位聯系和在職黨員進社區等制度,進一步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其他各類組織資源優勢。推動村(居)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基層黨員等力量在崗在位、沖在一線、主動作為。組織部門要深入一線督促指導,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中考察識別干部,把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情況作為評價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村(社區)干部實績考核、網格員個人考評以及各類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整理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