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當前,新冠肺炎感染人數正在持續上漲,各大醫院急診室成為“保健康、防重癥”的第一道防線。12月26日,大皖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大附一院了解到,該院急救醫學中心一周接診近萬人次,昨天單日急診量突破1400人次。 該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周樹生提醒,糖尿病、心梗、腦梗等有慢性病或基礎疾病的感染者,一旦出現心慌、胸悶、憋氣的情況要及時就醫,同時也要警惕酮癥酸中毒的發生。
急診患者大多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周樹生介紹,12月19以來,醫院急診日均接診量超過1000人次,單日最高1400人次,搶救室每日搶救40到50人次,工作量較往常翻了一倍多。接診患者中超過一半以上是有癥狀的新冠陽性感染者,且以慢性病和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居多。
急救醫學中心護士長林文風介紹,雖然急診醫護人員都上了二級防護,但患者激增的高強度工作狀態下,目前急診搶救室醫護人員已經全陽。12月25日下午林文風也開始發高燒,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濃重的鼻音參加醫院的調度會。
“我缺了一班,別的同事就要多上一輪班。”“自己休了,同事的工作量就要翻倍。”林文風說,在困難面前,沒有人退縮,大家都在咬牙堅持。不少同事高燒39度,吃了退燒藥,休息一晚,第二天繼續上崗。
在醫護人員非戰斗性減員持續的情況下,中國科大附一院也在積極采取措施持續調配資源,既緩解急診醫護人員休息問題,也最大限度保障重癥患者救治。據醫院黨委委員、醫務處處長鄭昌成介紹,一是“打高峰”,調集全院各學科醫護力量持續向急救醫學中心輸送支援;二是“降峰值”,打通“內循環”,將急診和搶救室收治需要進一步救治的專科病人及時收治入各病區。
這些感染者出現心慌、胸悶、憋氣,要及時就醫
根據近一周近萬人次的急診接診情況,周樹生特別提醒,糖尿病、心梗、腦梗等有慢性病或基礎疾病的感染者,一旦出現心慌、胸悶、憋氣的情況要及時就醫,同時也要警惕酮癥酸中毒的發生。在當前急診量激增的情況下,市民在急診排隊就醫時,醫護人員會對病情進行基本的研判分析,優先對感染的老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進行救治,也請市民予以理解配合。
中國科大附一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鄭茂曾參加武漢抗疫和上海方艙支援工作,據她介紹,近期臨床遇到的糖尿病急診主要有兩類:一是感染新冠后誘發嚴重高血糖發生,甚至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部分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但也有少部分是既往并沒有高血糖病史的青壯年患者,雖然病例少,但要引起重視;二是高血糖高滲狀態,往往好發于老年人,這些老人不一定有糖尿病病史,起病可能比較隱匿,一旦發生常伴有意識障礙,死亡率高。
對于糖尿病的高血糖危象(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狀態),如何預防和第一時間發現及時送醫?鄭茂提醒:對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要加強自我監測血糖,保證水分和營養物質的攝入,繼續堅持糖尿病藥物的使用以維持血糖的穩定。對于1型糖尿病有絕對胰島素缺乏的患者,要保證胰島素的注射,家里可以準備酮體試紙,定時監測。如果血糖持續超過20毫摩爾每升,有明顯的口干、多飲,煩躁并開始出現嗜睡,或者如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應當心發生高血糖急癥,盡快就醫。
方萍 邵軍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