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9月5日晚,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的黎陽鎮新江村,失傳40多年的新江板龍民俗被挖掘整理,當晚準時起舞。
據了解,新江板龍始于清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寓意平安祥和,風調雨順。然而延續百年的舞龍傳統,在上世紀70年代中斷至今。此次恢復板龍,村集體牽頭,由村里89歲高齡老人朱足和71歲退休干部嚴銀涵指導制作。
板龍由一節節木板拼接而成,龍首高大,龍身木板長2米,每節木板上由蔑制成圓弧形,褙上彩紙畫有鱗片的龍身和3盞燈籠串聯,最長時可由100條木板拼接而成,長度達200余米。板龍表演以鑼鼓開隊,仗鼓伴奏,伴隨著鑼鼓的節奏,舞龍的快慢跟著改變,勁舞起來氣勢恢宏,激情四射,令人大開眼界。
施亞磊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