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針對蚌埠市為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兼有的特點,蚌埠市通過雨水和再生水利用,加強排水安全,節約社會成本,從而推動整個城市健康和諧的發展。
5月23日上午,蚌埠市城市管理局舉行“節水創建,方興未艾”新聞發布會,從現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得知,針對蚌埠市為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兼有的特點,該市將非常規水資源利用(雨水和再生水)的重點列入有利于控制地表徑流污染、有利于污染物消減和改善城市水環境。雨水以滲和蓄為主,以用為輔,定位為控制徑流污染和緩解城市內澇;再生水利用主要著重于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后回用,處理和利用并重,從而定位為污染物削減和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通過雨水和再生水利用,加強排水安全,節約社會成本,從而推動整個城市健康和諧的發展。
目前,蚌埠市雨水收集利用的項目有:大禹家園、二鋼新村、市職教園區、市民廣場、蚌埠體育中心等,這些小區和公共設施建造設計時融入“海綿城市”的理念,配有下凹式綠地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統,通過雨水收集,既可以緩解暴雨時雨水大量積蓄,又可以在干旱時用于綠化澆灌。
據蚌埠市城市管理局徐文伯副局長介紹,該市開展的蚌埠市再生水回用工程(楊臺子再生水廠和城南再生水廠)就是對該項《規劃》的具體落實,將污水資源化利用,生產的再生水用于工業循環用水、道路澆灑、綠化灌溉和景觀生態補水等,項目建成后將每年節約自來水700萬立方米,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約1700萬元。再生水管網補水點周邊景觀補水將達到2000萬立方米,將對改善水體環境、消納黑臭水體起到促進作用,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陳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