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潛山,曾是古皖國封地,山稱皖山,水稱皖水,所以潛山也被譽為“安徽之源”。近年來,借助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潛山市做強旅游龍頭、培育旅游業態,推進全域旅游加快發展,一大批景點享譽全國,其中天柱山更是名列安徽三大名山之一。如今,旅游業及其相關的服務業,已經成為潛山市的支柱產業之一。
自2020 年起,每年召開一次的促進民宿發展現場會是潛山市委、市政府推動民宿產業發展的一項制度性安排,通過連續三年發展和高位推進,潛山市民宿產業數量倍增,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持續擴大,雖然經歷疫情的“倒春寒”,但正迎來發展的“小陽春”,闊步邁入精品化、集群化發展道路。民宿成為潛山全域旅游一張亮麗名片,成了眾多游客追求“詩和遠方”的打卡地。
海心谷 余文革/攝
修舊如舊,古宅“活”起來
陋室邂逅
漫步在環天柱山各旅游鄉鎮,不時看到年代久遠的老房子,“別小看這些老房子,它們可是在全域旅游中發揮了很大的用處。”潛山市文旅體局項目產業科科長汪正南笑著說。
潛山傳統村落和民居遍布各鄉鎮,有的出租,有的被房主自行改造,修舊如舊,用來開辦民宿。其中位于茶莊村的“陋室邂逅”,就屬于古村落型民宿。利用舊房子進行改造的紙巖民宿,斷垣殘壁的老屋,在拯救中開始“復活”,傳統村落的風貌展現出新的生機。
怎樣讓老房子“活”起來,變資源為資本?潛山市堅持“高端民宿做優、中端民宿做強、低端民宿做精”的思路,采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的方式,著力推進山水、人文、生態、民宿融合發展,走“閑置農房+精品民宿”路子,做到“開門見山、推窗見景”,實現民宿創業、居家就業、鄉愁興業;發掘文化元素,在特色精品上做文章,突出民宿發展的“唯一性”,大力推進民宿產業發展。
室外山水如畫,室內遠客雅聚,潛水河畔的清然居內,民宿業主韓滿根正與各方客人品茶賞物、賦詩作畫。“找個青山綠水的地方,修一處好玩的房子,找有故事的人來說故事。”2019 年,外出打拼多年的韓滿根,回鄉投資千萬,用藏品打造出文化民宿特有的體驗主題,圓了一個回歸自然的山居夢!
在推進民宿產業發展時,潛山以“量質并舉、深耕特色”為思路,從設計理念上下功夫,在體驗內容上做文章,差異化發展,個性化打造,走“一宿一品”的發展路子,做到“進門有特色,出門很精彩”。陶田遇民宿位于痘姆鄉鞔鼓村,毗鄰濟廣高速天柱山出入口,來這里可以體驗“非遺”古陶與油菜花海的美麗邂逅;西津渡民宿坐落于潛水河畔,“以書為伴、與水共眠”讓人流連忘返;一村美宿隱于山間,集農家煙火氣與現代簡約風于一體;知竹軒民宿位于水吼鎮馬潭村,以竹為題,讓人感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素雅寧靜之美。
此外,潛山深挖山水優勢,打造環天柱山民宿集群,相繼建成海心谷竹海云端康養民宿、陋室邂逅依山傍水型民宿、牧羊河鄉愁型民宿、紙巖中藥養生型民宿和清然居古皖文化型民宿等;用好田園風光,打造特色鄉村民宿集群,依托261 個美麗鄉村中心村和示范點,引導村級以土地、資金入股,引進公司集約化運營等方式,成片發展官莊德馨莊、槎水慢莊、望虎園林等一批農旅結合型田園鄉村民宿群。民宿產業的發展,為潛山全域旅游注入了鮮活力量,又有效保護了潛山傳統建筑文化。
高端引領,品牌“優”起來
一村美宿 仰燾/攝
近幾年,潛山市相繼出臺《促進民宿規范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促進全域旅游發展若干政策》,對精品民宿按經營面積分級補助500~2000 元/平方米。加強銀企溝通交流,設立“旅易貸”,解決民宿業主融資難,為民宿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為持續打動來潛客人,持續做優潛宿品牌,在今年3 月23 日召開的潛山市第三次促進民宿發展現場會上,安慶市政協副主席、潛山市委書記梅耐雪提出“六味”“三優”“一堅持”,“六味”即風貌上要突出“原味”,建筑要天人合一,貼近自然,注重原生態;配置上要突出“品味”,“外面”鄉土味、“內部”現代化,裝修裝飾溫馨舒適有格調;美食上要突出“風味”,用本地新鮮特色食材、傳統烹飪手法吸引顧客味蕾;主題上要突出“韻味”,融合地域特色文化,深挖文化內涵;營銷上要突出“趣味”,善于利用網絡、新媒體、自媒體等生動活潑的方式來宣傳推介;服務上要突出“回味”,以家的溫暖、貼心的關懷,打動客人心弦,留下美好記憶,通過市場“金杯”+游客“口碑”,吸引新客戶,留住“回頭客”。
拿什么持續打響潛山民宿品牌?梅耐雪介紹,潛山將圍繞民宿產業發展,做好服務工作。進一步優化創建標準,堅持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無形的手共同發力,與時俱進,補齊行業發展短板;進一步優化支持政策,充分聽取行業協會和經營業主意見,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在路水電網等相關配套設施和土地、金融等政策上給予優化支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將民宿發展納入全市工作重點,納入營商環境服務“一改兩為”工作之中,加大服務力度,持續打響潛宿品牌。
梅耐雪表示,潛山市委、市政府將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創、高端引領、集群推進”思路,把民宿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潛山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
民宿帶動,鄉村“興”起來
奇峰出奇云黃俊英/攝
得天獨厚的鄉村資源、秀美優良的生態環境、完善的交通網絡以及一大波政策紅利,推動潛山民宿產業快速發展,實現從“游擊隊”到“正規軍”,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質的飛躍,潛山民宿產業由此走上規范管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說起潛山民宿,不得不提及天柱山陌上·海心谷業主張家國——潛山民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8年6 月,海心谷開業,這家由閑置茶廠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一棟2層的海心樓和三棟獨立懸崖木屋,前有萬畝竹海、后有百畝茶園,似盛開的花朵,點綴天柱山茫茫綠色之中,對于喜愛放松的人來說,就是一個近在咫尺的桃花源。一時間,名聲大振,成為“打卡點”引爆“朋友圈”。海心谷有9 個房間,旅游高峰時,一房難求。自2018年運營以來,每年純收入逾百萬元。
怎么樣才能讓游客留下來?張家國指著海心谷二期——海心花谷效果圖介紹,在完善現有的海心谷民宿的整體規劃基礎上,將農事體驗、休閑娛樂、手工作坊、綠色餐飲等深度融合進去,通過“民宿+”的方式,讓游客獲得有鄉味、有質感的生活。
潛山市通過實施“民宿+”發展模式,構建“民宿+紅色旅游”“民宿+親子游”“民宿+康養”“民宿+戶外運動”“民宿+生態農業”,極大豐富了旅游產品體系,受到各地游客青睞。民宿產業的發展,不僅吸引了一批有情懷的成功人士前來投資興業,也迎來了返鄉創業熱潮,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截至目前,潛山中高端民宿發展至35 家,年接待游客8萬人,精品民宿年經營收入近1 億元,民宿提供就業崗位500 余個,間接帶動就業6000 余人,帶動人均增收近3000元,成為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張澤勝 許一川 陳興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