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任莎莎,現任安徽省女子監獄第十八監區四級警長。2018年,她曾從30萬人的海選中脫穎而出,站上央視《中國詩詞大會》舞臺,后來在對服刑人員的日常管教中,任莎莎嘗試用詩詞歌賦感化服刑人員,幫助她們打開心扉,改造重生。
2020年初,"90后"的任莎莎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瞞著父母,與戰友們一同奔赴湖北抗疫一線,年底被評為"安徽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她自發給服刑人員上詩詞文化課
任莎莎,1993年出生于安徽阜陽,從小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后來也羨慕小姨身穿警服時的颯爽英姿,想成為一名警察,自此她擁有了兩個愿望。2016年,任莎莎成為省女子監獄的一名監獄民警。"我這份職業就是做監獄里面的管教老師,兩個愿望都實現了。"任莎莎說。
任莎莎從小喜愛古詩詞,家里有著幾十本古詩詞相關的書籍。"小時候覺得古詩詞朗朗上口、有韻味,所以就對古詩詞產生了興趣,現在工作閑暇之余也喜歡讀古詩詞。"任莎莎告訴記者,她參加完中國詩詞大會回來后就開始嘗試將古詩詞運用到工作中,逐漸形成教學模式。
任莎莎的工作除了對服刑人員的日常管理以外,更深層次的是在她們改造過程中給予教育和引導。"我經常找她們一對一談話,自發給她們上課,進行思想教育,有時候還會上一些詩詞文化課。"任莎莎介紹,她希望讓服刑人員也能學習詩詞文化,體味詩詞之美,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幫助她們重塑自我。
她認為要尊重和接納服刑人員
作為一名監獄民警,任莎莎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對服刑人員從心理上真正接納,對他們尊重,才能對工作有敬畏之心,更加用心對待工作。"不拋棄不放棄,是我們對服刑人員堅持的態度。"任莎莎說。
"我之前帶過一個服刑人員,她入監的時候不識字,在監獄服刑的幾年里面,我就從教她認字開始,再慢慢教一些古詩詞。"任莎莎說,雖然此服刑人員因為不識字而學習進度較慢,但學習特別認真,除了有她幫助整理的學習筆記以外,這位服刑人員自己也記滿了厚厚一本學習筆記。
"在刑滿釋放的時候,她只帶了學習筆記離開,她和我說自己做夢都想不到在監獄里學會了認字,還學習了一些基礎的詩詞,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任莎莎說,此服刑人員還告訴她,回家后她會將自己在監獄里所學教給孩子,這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能夠幫助服刑人員更好地改造,讓他們重獲新生,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那么,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任莎莎說。
奔赴抗疫一線的經歷讓她成長
2020年初,在湖北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在湖北監獄系統最需要幫助的危急時刻,任莎莎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奔赴抗疫一線。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選擇瞞著父母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成為了全國監獄系統第一批支援湖北工作隊中的一員。到武漢后,任莎莎與戰友們連夜開展"拉網式"排查,幾乎徹夜不停地走動巡查。2月的夜晚雖然寒冷,但身穿防護服的她已然大汗淋漓。
"距離支援湖北已經過去兩年了,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經歷過生死考驗以后,我對很多事情也有了不一樣的感悟,我認為如果有壓力就去克服,如果有困難就去挑戰。"任莎莎表示,在她看來,這段經歷很寶貴,她明白了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于點亮希望。"如果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我就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
面對服刑人員,任莎莎肯花時間去了解和鉆研她們的問題出在哪里。"為了做好改造人的工作,我自學了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婚姻情感咨詢師等知識,那就可以和服刑人員們更深入地交流。"任莎莎說,但凡是和改造服刑人員相關的知識,她都盡量讓自己多學習,這樣才更有能力去幫助她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