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30日,串接安徽黃山至浙江千島湖兩大著名風景區的黃千高速公路安徽段正式通車運營。至此,兩地之間行車距離由原來的180分鐘縮短至90分鐘,長三角一體化又添一條高速通道。
全長25.54公里的黃千高速安徽段,是國家高速公路 G4012溧陽至寧德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路線起自呈村降樞紐,與徽杭高速、績黃高速相接,終點止于皖浙省界,順接千島湖至黃山高速公路淳安段。全線建有呈村降東樞紐、五渡、武陽互通3處,服務區 1 處(深渡服務區),收費站 2 處(五渡收費站、武陽收費站),養護工區 1 處。 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 80 公里/小時。
黃千高速安徽段沿途山脈河流眾多,全線建有13座隧道、35座橋梁,橋隧比高達82.5%,施工組織要求嚴、難度大。為了將黃千高速安徽段打造成品質工程,建設者提出了“山水黃千、交旅融合”的建設目標,一大批新工藝新技術在這條高速公路首次得到應用。昌源河大橋剛構懸索組合結構體系為全國首創;武陽互通臨崖段創新采用裝配式懸挑結構、花瓶墩,形成高低分離式疊合路基及傍山橋,不僅減少山體邊坡開挖,節約土地資源,而且最大程度保護了沿線水源。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安徽省第一條準自由流收費的試點高速公路,黃千高速采用了準自由流云收費系統。該系統運用“云、邊、端”的技術架構,實現收費車道設備全網絡化,取消了ETC車道收費亭,在節約建設成本的同時,司乘人員在通行時有更寬闊的視野,提升了通行體驗。其次,建設入口自助發卡和出口自助繳費車道,司機可自行完成入口取卡和出口繳費,減少了人員的投入。再次,引入了出口匝道預交易系統,ETC車輛在匝道處就已完成車輛的通行費繳納,在出口時直接核驗放行,整體通行效率提升約40%。
最后,加入了云值守平臺,對于交易異常或者特情車輛,云值守平臺會主動推送異常告警,并將各車道的運行情況、視頻、圖片進行了統一匯聚,讓監控員能快速在線化處理各種特情。同時通過本系統能與司機進行語音視頻對講,幫助司乘人員快速解決疑難問題。
黃千高速的通車運營,對于完善國家和我省高速公路網布局,加快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大黃山”建設,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