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發布《安徽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不斷完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清晰明確,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覆蓋全體老年人。同時公布了最新的安徽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詳見附件下載)。
加強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
實施方案明確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基本養老服務是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包括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內容。“十四五”時期,重點聚焦老年人面臨家庭和個人難以應對的失能、殘疾、無人照顧等困難時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在確保特困老年人應養盡養的基礎上,優先為低收入的失能、殘疾、獨居、空巢、留守、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要貢獻老年人等提供基本養老服務。
建立基本養老服務統計調查制度。建立老年人狀況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將老年人口狀況納入人口抽樣調查制度,定期發布全省老年人口狀況主要數據。加強基本養老服務統計方法研究,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部署開展基本養老服務統計監測。
加強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依托社區養老服務站、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等,向高齡、獨居、空巢、留守、失能、殘疾、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開展精神慰藉等探訪關愛服務,周探訪率實現100%。支持基層老年協會、志愿服務組織等參與探訪關愛服務。
推動在殘疾老年人待遇享受、服務遞送、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方面實現資源整合,加強殘疾老年人養老服務保障。
鼓勵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等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
實施方案提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繼續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到2025年,全省培訓養老護理員不少于12萬人次,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開展“最美護理員”評選活動。強化養老機構社工專業化建設,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張養老機構床位均擁有1名社會工作者。
研究制定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薪資待遇保障政策,鼓勵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工資指導價定期發布機制,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
鼓勵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等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按規定落實學生資助政策。
鼓勵各地對養老機構中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員發放崗位津貼。
到2025年基本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
實施方案提出推進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各市主城區和50萬以上人口的縣(市、區)要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鼓勵其他縣(市、區)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布點相關內容納入市、縣國土空間等規劃,合理確定設施種類、數量、規模以及布局,形成結構科學、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
嚴格落實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作為土地出讓前置條件,新建城區和居住區以及老城區與已建成居住區改造應當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新建城區和居住區按照每百戶不得低于30平方米、單體面積不得低于35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按照每百戶不得低于20平方米標準配置養老服務設施,各地配建情況納入省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
2023年6月底前,各市、縣人民政府要制定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具體工作方案,確保到2025年基本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政府投入資源或者出資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要優先用于基本養老服務。
2025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4.45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實施方案還提出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結合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綜合考慮地區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狀況、服務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統籌規劃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選址和布局。依托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或為老服務綜合體、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提供家庭養老指導服務,共同構建定位精準、功能互補、方便可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就近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2025年底前,全省打造不少于20個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深入推進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蓋城鄉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
支持物業企業因地制宜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實施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者培訓計劃,納入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目錄,對符合脫貧勞動力、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條件的參訓人員,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圍繞滿足生活照料、起居行動、康復護理等需求,各地合理確定家庭適老化改造的范圍和資助標準,繼續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重點對納入分散特困供養的失能、高齡、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改造對象范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失能、高齡、殘疾老年人家庭等。引導社會化專業機構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2025年底前,完成不少于14.45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鼓勵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