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蚌埠新奧燃氣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8日,是蚌埠市城市投資有限公司與新奧(中國)燃氣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外合資企業。21年來蚌埠新奧燃氣始終堅持安全是企業生命線,不斷加大安全投入,迭代安全產品。
智能運營中心。
“小黃人”為居民調試灶具。
市政府辦公樓能源托管。
園區配電網。
堅守安全初心,不遺余力筑牢安全生命線
維護城市燃氣安全運營是新奧燃氣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新奧燃氣打造智慧管理平臺,推動企業數字化運營,深入小區排查隱患,讓用氣安全更有保障。
蚌埠市城市生命線項目啟動后,為配合項目實施,2022年,蚌埠新奧打造“以多業務場景為端,以智能運營中心為腦”的安全運營體系,通過物聯、大數據和AI技術的深度應用,以安全、質量、能效、合規為目標,設定工程、管網、廠站、泛能和戶內五大業務場景,確立了場景是基礎、物聯是關鍵、平臺是載體、數據是資源、智能是目的的邏輯,建立智能運營中心,通過數智化技術實現隱患及時示險、有效處置,梳理關鍵風險點76項,對已實現管輸燃氣的餐飲街安裝激光云臺監測報警設備,采用固定式一體云臺激光甲烷遙感探測儀,可對街區內商戶用氣點進行實時數據監測和泄漏報警及自動切斷,為餐飲街燃氣安全監管裝上了“千里眼”,讓運營人員得心應手,讓用戶更加放心。智能運營中心作為城市生命線系統的組成部分,可實現政府平臺與企業平臺信息互通、安全聯防。
“小黃人”燃氣安全進校園。
強化客戶至上理念,提升服務社會水平
蚌埠新奧燃氣在不斷提供保供、安全運營的同時,著力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全力打造高效率、高品質的用氣環境,努力讓客戶滿意、社會認可、政府放心。
一是堅持客戶至上。新奧燃氣堅持“以客戶為導向,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通過多種渠道、做好節能增效“加減法”當好企業用能“碳管家”園區配電網。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客戶服務滿意度改進工作,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公司設置24小時綜合服務熱線,統一受理全市人民的報修、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業務;建立企業微信公眾號平臺及短信平臺,定期發布安全用氣信息及常識、用戶安檢告知等服務,同時建立完善客戶投訴回訪制度,落實專人負責客戶投訴、回訪,積極擴大燃氣安全宣傳覆蓋面。
二是實現數據互通。蚌埠新奧2022年實現政企數據互通,實現企業后臺與不動產交易中心、工改信息、皖事通辦、政務服務網信息互通,擴寬報裝渠道,新增官網、微信、皖事通辦、政務服務網等報裝渠道,同時推行“3、2、0”報裝,即3天、2個環節、0份材料,通過人性化的服務方式,推進物聯表、夜間售氣、幫扶結對等工作,讓用戶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全面提升用戶體驗。
三是打造服務品牌。“新奧新品質,心誠心服務”的新奧“小黃人”品牌形象,成為社會認同、客戶滿意、員工自豪的優秀品牌,數百名“小黃人”每日奔走于大街小巷,開戶、安裝、運營維護、安全檢查,年復一年努力工作,保障數千公里的燃氣管道安全和五十余萬用戶的安全用氣,詮釋了客戶至上的理念。
助力客戶清潔轉型,降低企業能源賬單
近年來蚌埠新奧依托穩定的用戶群體,已經從單一的天然氣銷售型企業向家庭品質生活和企業安全、能效、碳管理的數智城市服務商轉變,致力于為用戶提供規劃用能方案、低碳解決方案、燃氣安裝、供氣、供暖、配電、安全用氣知識普及等多項服務。將原有的燃氣網升級為智能燃氣網,依托智能產品,向智能熱網、智能電網、智能水網、智能路網等基礎設施拓展;借助基礎設施智能化,貫通整體數據,連接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新奧:實施化工、玻璃、造紙、輪胎類企業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及余熱余壓回收利用、工業副產氣回收利用等能效提升工程。對玻璃、化工、建材等行業的鍋爐、變壓器、水泵、空壓機、汽輪機、帶壓冷凝水利用等提供節能改造方案,提升用能設施的效率,降低能耗。
新奧:打造企業能效管理平臺,通過泛能網物聯技術接入企業動力車間和產品制造車間的能源數據和設備運行數據,借助數字孿生技術,通過3D交互各類報表等功能,幫助企業快速分析能源數據和用能設備運維數據,為進一步實現能耗降低、碳管理提供數據基礎,實現企業管理者以數據驅動,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新奧:實施工業余熱余壓余氣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進工業余熱利用,高效整合利用不同品質余熱資源,統籌化工、垃圾發電等余熱資源向周邊園區和企業供熱,實現能源梯級利用。
新奧:推廣“可再生能源+儲能”模式,對規上工業企業屋頂光伏、可再生能源消納、發展分布式電力和微網、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結合新能源和峰谷調節推廣園區和企業分布式儲能系統,不斷拓展儲能應用新場景。
新奧:推進既有工業產業園區綠色低碳建設,從供能側實現水、電、熱、氣、光伏等多種能源互補、清潔能源利用優先的用供一體化系統,實現園區能源數智化運營。結合電網、燃氣網、熱網、光伏、儲能及未來的風電,以泛能網技術,實施對園區綜合能源梯級利用和企業用能負荷精細化管理,建立統一的能耗和碳管理數字化管理平臺,解決園區工業企業能耗和碳排放缺乏基礎數據的現狀,實現園區節能降耗和低碳數智化運營。工業園區及各類產業園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園區,形成綠色制造梯次發展新格局。
劉芳 何金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