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去年11月25日,安徽省全新版權登記服務系統——“安徽版權在線”正式開通并上線運營。11月18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文化產權交易所了解到,該平臺已經累計完成版權登記作品31.3萬件,進入國家版權登記第一方陣。
一直以來,安徽的版權登記存在內容版權與存證專業化手段不足的矛盾,而舊版登記系統操作繁瑣,耗時耗力,確權速度慢,監測能力差,交易能力不夠,給版權登記和保護帶來很多障礙。安徽省版權交易中心暨安徽文化產權交易所著手研發了高科技新平臺—“安徽版權在線”正式開通并上線運營。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指紋識別技術,實現對數字版權進行24小時存證。目前,該平臺“區塊鏈+版權”項目入圍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極大地提高了版權登記工作效率,累計完成版權登記作品31.3萬件,進入國家版權登記第一方陣。
記者了解到,文化產權交易所是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文化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安徽省文化產權交易所(省版權交易中心)成立時,隸屬于合肥市。2021年1月,經安徽省政府批準,安徽文交所通過增資擴股,正式由市級平臺上升到省級平臺。升級后的安徽文交所通過技術創新,對現有各板塊技術平臺進行升級完善,自出研發的區塊鏈技術“皖文創鏈”底層鏈(一期)正式上線,給予業務發展強有力支撐。完成全省首家“區塊鏈+公共資源交易”、實現“見證”功能的產權業務交易平臺建設,為全省各級文化企事業及文化行業相關單位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進場服務,累計已完成進場項目34個,實現交易額11.5億元,有效規范了我省文化市場秩序。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