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農村養老服務事關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村老人的民生工作。11月17日上午,安徽省政協召開“推進農村養老服務”微協商監督座談會,提出要將農村養老服務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配套戰略納入,使得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統籌規劃、一同推進。
農村老年人占老年人口逾四成
近年來,我省農村養老服務取得新進展。但是,我省農村老齡人口多,據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省老年人口約1146.9萬人,其中農村老年人465萬人,約占40.5%,基層情況復雜,農村養老服務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短板,面臨很大挑戰。
“農村老年人口多、底子薄,必須在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上給予最大的支持?!笔≌f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參與進來,為農村養老服務提供無償、低償的公益性服務,并且在一些條件成熟的農村還可探索引入市場機制,提供更多優質的養老服務。
推進農村養老服務,必須將農村老人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服務需求作為突破口,尤其是農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護需要特別重視,要結合各地的資源條件和財政狀況,培育適當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耙獙⑥r村養老服務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配套戰略納入,使得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統籌規劃、一同推進?!痹撠撠熑吮硎?。
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要進一步放開農村養老市場,加快培育養老產業,規范公開養老服務項目審批程序和審批時限,嚴格落實兌現優惠政策。要完善運營補貼激勵機制,推動將養老機構開辦費補貼和床位運營補貼納入財政預算,探索多元化的資金支持方式,著力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支持將養老服務企業納入擔保重點范圍。
當前,農村養老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是制約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瓶頸問題。要加快農村敬老院轉型,拓展社會寄養、日間照料、助餐助急、培訓指導等綜合性養老服務,并為分散供養五保老人及其他老人提供“定期療養”和“上門服務”等服務,不斷滿足廣大農村老年人尤其是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傳統的農村養老服務還停留在滿足老年人吃、穿等最低需求的層次。一方面,要強化政府兜底職能,確保特困人員失能老人100%集中供養,重點解決高齡及失能、失智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的剛性需求,支持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進行資源整合服務延伸至農村養老機構;另一方面,要加強人文關懷,讓集中供養和居家照料的老人得到心靈慰藉,讓失能失智老人享有人格尊嚴。
逐步實現農村養老服務信息數字化
“推動農村養老服務持續良性發展,要立足老齡化社會發展趨勢和農村老年群體需求變化,確保農村養老服務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痹撠撠熑吮硎?,要加強農村養老機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始終把質量、安全放在第一。
要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市場深度參與的多元服務模式,為各種農村養老模式發展搭好舞臺。鼓勵和引導農村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醫生、老法律工作者等低齡健康老年人成立為老服務組織,廣泛為農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健康咨詢、司法援助、老年教育等服務。
科技賦能為農村養老服務帶來全新變革,要依托“互聯網+”,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拓展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建設養老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實現農村養老服務信息數字化和平臺化。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