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10日,淮南金廈小區里機械轟鳴,工人們正抓緊鋪設瀝青路面,對老小區道路進行改造。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淮南市深入實施城市更新攻堅行動,“十四五”末將實現2000年之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為老城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建設宜居、 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11月10日,工人在老小區里鋪設瀝青路。
城市生命線可實現預警
“我們以高質量發展為立足點,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按照‘產業空間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節約利用,居民方便宜居’要求,不斷提高城市的承載力、吸引力。”淮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介紹,山南新區以路網建設構筑城市骨架,年內可完成南緯八路等7條新建道路建設和南緯四路、南經十六路等道路擴建工程。老城區重點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加快中興路和學院路下穿鐵路建設,緩解主城區過鐵交通壓力。謀深謀細舜耕山東支一路等過山通路,楚都大道、十澗湖東路等過境通路前期工作,著力構建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級配合理的城市路網體系。
記者了解到,淮南市大力推進“新城建”,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一期建設,基本構建以城市燃氣、供水、橋梁、排水防澇為重點,覆蓋主城區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主框架,實現對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的實時感知、全程監測、預測預警。已完成西部第五水廠改擴建工程,2023年底建成投用山南水廠,主城區供水能力將提升至50萬噸/日,應急備用水源實現全市覆蓋,更好地滿足城市發展用水需求。
淮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燃氣熱力監管科科長毛順錄告訴記者,該局今年加快了燃氣工程建設進度,9月底完成了廣場路燃氣管網優化工程,有效解決惠利片區約1.5萬戶居民冬季燃氣壓力不足的問題;10月底建成洛河門站調峰儲氣改擴建工程,進一步提升了淮南市LNG氣化和燃氣應急儲備能力。
11月10日,在淮南洞山公園停車樓工地上,工人們正在抓緊施工。“洞山公園停車樓是立體式機械停車樓,土建工程已全部結束,停車樓有267個車位,5套機械設備,現已安裝完成2套設備,計劃今年底投入運營。”淮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建設科科長李昊告訴記者,該局把滿足群眾需求作為出發點,通過老舊小區資源挖潛、新建配建停車設施、盤活共享停車資源、施劃路內停車泊位等途徑,擴大停車設施有效供給,到“十四五”末新增8萬個以上停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
老舊小區將應改盡改
“我們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滿足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淮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突出住房民生屬性,更好滿足群眾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今年以來已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963套,為4061戶住房困難群眾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485萬元。
據了解,淮南市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堅持因地制宜,推進先建后拆,穩步實施棚戶區改造,加快棚改安置房竣工交付,著力推進姚家灣、北趙店、天一襪廠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今年棚改新開工3896套、基本建成5087套。下一步,將重點圍繞主城區淮河岸線、城市水系沿線,進一步加大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力度,力爭“十四五”末取得明顯成效,改善人居環境、保障排澇安全、重塑城市空間,推動老城區內涵式發展。
11月10日,記者在淮南金廈小區看到這里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工人們給這個老小區重新鋪瀝青路。據介紹,淮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還以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為目標,拓展片區改造空間,延伸改造輻射范圍,對小區內排水、弱電、道路、消防、安防、綠化、亮化、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實施改造,整合片區資源,推動社區養老、家政、托育、衛生服務、休閑健身等專項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今年重點推進田家庵龍湖片區、謝家集唐山片區、壽縣古城片區等17個片區、169個小區改造,惠及居民3.2萬戶,“十四五”末實現2000年之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為老城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城污水管網逐步全覆蓋
為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淮南市編制了《淮南市城市藍線專項規劃》,加強對城市水系的保護管理,建立健全河道維護管理長效機制,落實定期巡查、水質監測、河道保潔責任。
淮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介紹,淮南市持續推進污染源頭治理,在前期系統治理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溯源排查,繼續推進119個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實施220公里市政排水管網雨污錯接、混接排查整治,逐步實現主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提升城鄉發展質量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我家就住在花園旁。”11月10日,記者在淮南人民公園采訪時,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據了解,淮南市近年來推進城市園林綠化提標擴面,加強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按照“生態城市客廳”的定位,已完成人民公園和E水系(南區)提升改造。現在正在推進高新區湯洼公園、E水系(北區)改造,持續提升新城區綠化景觀品質。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加大老城區增綠建園力度,見縫插綠建設或改造一批“口袋公園”。按照“因地制宜”原則,構建完整連貫的城鄉綠地系統,“九大”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項目基本建成,年底前完成節點提升改造。
另據介紹,淮南市還統籌新老城區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綜合自然生態措施和工程措施,建立完善“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排水防澇體系,持續開展龍王溝、洞化截洪溝、老龍王溝等城市水系隱患排查和易澇點整治,系統化提升城市排水防澇綜合能力,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深入開展燃氣安全整治“百日行動”,全面排查整治燃氣安全風險隱患,結合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提升燃氣管網安全運行預警監測能力。深入推進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加快初判存在安全隱患自建房的安全鑒定,按照“一棟一策”原則制定整治方案,分類采取加固、拆除等處置措施,實行銷號管理。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