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
11月11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召開兩周年成果新聞發布會,總結了兩周年建設成果,同時也正式發布《合肥高新區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 推進“雙自聯動”發展若干政策》(簡稱“雙自十條”)以及《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行動方案》。其中,“雙自十條”從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鼓勵科技成果轉化、優化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三個方面,出臺了10項制度性創新政策,是安徽自貿試驗區首個區塊層面的制度性政策。
自貿區科技成果加快轉化
目前,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試點任務已有90%在高新區塊落地;全國 278 項制度創新成果中,與高新區塊有關的222項全部落地;形成65個制度創新案例,23個納入省級層面復制推廣,3個入選安徽自貿試驗區兩周年制度創新十佳案例;“一網通”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被國務院列為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實踐案例”……兩年來,高新區塊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新產業、新業態加速涌現。
據介紹,合肥高新區在全國率先開展產業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變政策補貼為股權投資,創新建立新型研發機構自我造血的循環發展模式。在全國率先實施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成果轉化前即對權屬進行分割,實現科技成果批量轉化。
合肥高新區還圍繞戰新產業發展,開展系統性集成創新,推動安徽自貿試驗區集成電路、量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創新試點舉措落地。同時,建設數字經濟服務監管平臺,開展網絡貨運平臺企業代開發票試點。
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按照《合肥高新區高質量實施RCEP 行動方案》,到 2025 年,力爭實現對 RCEP 國家的年進出口規模達 35 億美元,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40%;對 RCEP 國家的年度投資達 2 億美元;年度吸引RCEP國家資金突破2.5億美元。
《行動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打造“三區一平臺”,分別為RCEP國際經貿合作示范區、RCEP國際產業合作示范區、RCEP國際金融開放示范區、RCEP高層級創新服務平臺。
合肥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呂波表示,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塊將打好“雙自聯動”組合拳,擦亮“科創自貿”金名片,圍繞科技轉化自由、投資貿易自由、場景應用自由、要素流動自由開展探索。
吳皓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