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如何讓群眾有更多就業機會?日前,安徽省發改委印發《安徽省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實施方案》,將在交通、水利等七大領域的重點工程項目中,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為當地群眾開發更多就業崗位,帶動群眾增收。
據介紹,按照方案,各地各部門在謀劃實施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時,要在平衡好建筑行業勞動合同制用工和以工代賑勞務用工之間關系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群眾務工需求,充分挖掘主體工程建設及附屬臨建、工地服務保障、建后管護等方面用工潛力,盡可能多地通過實施以工代賑幫助當地群眾就近就業增收。
實施以工代賑的建設領域和重點工程項目范圍包括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生態環境、災后恢復重建等領域。
具體實施時,由省發改委會同省相關部門牽頭形成指導目錄,并分領域形成項目清單,由項目業主單位提出用工需求。項目業主單位需要明確項目所在縣域內可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時間及勞動技能要求,并于項目開工前向縣級人民政府告知用工計劃。縣級人民政府要與重點工程項目業主單位、施工單位建立勞務溝通協調機制,及時開展政策宣講和勞動力狀況摸底調查,組織動員當地農村勞動力、城鎮低收入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等參與務工,優先吸納返鄉農民工、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
除了提供就業崗位外,縣級人民政府還要充分利用項目施工場地、機械設備等,采取“培訓+上崗”等方式,開展實訓和以工代訓,提升當地群眾中小型機械設備操作技能和安全生產知識水平。同時,依托實施以工代賑專項投資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和安全生產培訓,幫助參與群眾掌握實際操作技能,解決好群眾因技能不足而難以參與工程建設的問題,為重點工程項目提前培養熟練勞動力。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