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網絡發布的短視頻中,他用流利的英語介紹家鄉宣城,翻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說說文房四寶、水陽江等等,21歲的宣城小伙許楊藝的視頻近日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贊。中學時就經常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的許楊藝,如今是一名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他希望今后能夠更多地用英語介紹中國的文化。
許楊藝用英語介紹敬亭山。
大學生用英語介紹家鄉文化
近日,一位小伙子用英語介紹敬亭山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視頻中,操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小伙子,在登敬亭山的過程中,用英語介紹李白與敬亭山的淵源,翻譯了那句著名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七月,這位年輕的短視頻創作者也曾在宣城市區的宛陵湖邊拍攝了一段視頻,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鄉中國文房四寶之鄉宣城,視頻中他還朗讀了李白另外一首寫在宣城的詩——《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的英語版本。
流利的口語、流暢的表達、自然的風格,以及用英語說古詩的新鮮感……讓小伙子的視頻贏得了很多網友的點贊。有網友評論,“用流利準確的英語向世界介紹家鄉,給你點贊。”也有網友笑著說,“視頻讓宣城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更有不少網友好奇,“這是誰家的孩子,這么有才華。”
10月15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這位用英語介紹家鄉的年輕人,他叫許楊藝,今年21歲,宣城人,是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學生。
許楊藝已在平臺上發布了50條視頻。
流利口語來自熱愛與鍛煉
許楊藝今年6月開始創作短視頻,在微信視頻號和B站發布自己的作品。大皖新聞記者看到,許楊藝在B站的賬號已經有一萬多粉絲,他會分享自己語言學習的經驗、對文學作品的看法、旅游和運動生活等等,其中一個名叫“翻譯中的巴別塔”播放量超過了16萬。微信視頻號發布的視頻中,播放和點贊最多的則是兩個關于宣城的視頻,“微信里熟人比較多”,他笑著說。
許楊藝中學時就經常參加英語演講比賽,還曾在省里獲獎。大學之后,他學的專業是英語,依然會經常參加各種英語演講的活動。這些比賽活動,以及自己對英語表達的熱愛,是許楊藝能說出一口流利英語的主要原因。
許楊藝發布的兩段介紹宣城的視頻都超過了5分鐘,在這么長的視頻中他的表達一直十分清晰流暢,是否需要長時間的準備?許楊藝告訴記者,他會在拍攝前打了一個腹稿,但并不會將要說的話寫出來,而是更愿意在現場拍攝時有更多即興的發揮。古詩的翻譯并不容易,“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句名句,許楊藝用自己的理解給予了表達,但更為復雜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他則引用了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的作品。
在許楊藝看來,讓外國人理解并欣賞中國的文化并不容易,他希望自己今后能夠作為一名語言學者發揮自己的作用。
許楊藝播放量最高的一條視頻。
對話:
問:第一個作品是什么?
答:第一個作品介紹了關于為什么要創辦英文頻道。
問:上傳作品后,收到了什么樣的反映?
答:一開始在朋友之間有所反響,后來接觸到了更大的受眾。
問:有沒有翻譯的作品被人指出錯誤的?
答:暫時沒有,會有一些朋友提出建議和不同的想法。
問:創作類似作品初心是什么?
答:個人表達、英語學習、思想記錄。
問:創作過程中,老師、同學、朋友怎么看?
答:支持鼓勵,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
問:一個作品從創意到完成,要花多少時間?
答:一般需要幾個小時。
問: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學業?
答:語言學習者,這是我學習的一部分。
問:下一步有什么樣的計劃?
答:繼續深入語言學習,用自己的視角進行文化交流,與其他的英語學習者彼此溝通,共同進步。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