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1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在淮南市大通區鴛鴦湖看到今年來此越冬的鴛鴦已有5只。最近幾年,每到秋冬季節,都會有大量野生鴛鴦飛來越冬,鴛鴦湖成為當地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鴛鴦在枯樹桿上休息。
淮南鴛鴦湖之前是一處因采煤沉陷而形成的水塘,隨著水塘越來越大,便形成了一個湖。在湖中心有不少沉入水中枯死的樹木,樹木上端的枝桿露出水面。從2017年底開始,就有市民發現有野生鴛鴦不遠千里長途遷徙到此越冬,當地市民便把這里取名“鴛鴦湖”。
最近幾年秋天都會有野生鴛鴦飛到淮南越冬。
隨著鴛鴦湖的知名度不斷提升,當地政府將此處建成了大通區鴛鴦湖健康主題公園,昔日的沉陷區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鴛鴦湖也因此成為淮南網紅打卡地。
航拍淮南鴛鴦湖美如畫,這里很適合鴛鴦越冬。
“每年10月底前,越冬的野生鴛鴦會陸續飛來,到冬季食物缺乏的時候,淮南愛鳥人士也會經常來看看,撒一些鳥糧喂鴛鴦,讓它們能夠安然過冬。”9月21日下午,淮南一位攝影愛好者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最近幾天都來鴛鴦湖觀察,直到9月21日才發現有鴛鴦,每年最多的時候能有200只左右鴛鴦在此繁衍生息,在第二年4月離開。
鴛鴦在水中暢游。
大皖新聞記者用望遠鏡觀察整個湖面,發現在湖中心的枯樹桿上有5只鴛鴦,其中一只為公鴛鴦,另外4只全是母鴛鴦。
“根據往年觀察,每次都是5、6只或6、7只一起來,他們很可能是一家子。”淮南市愛鳥協會會長陳斌說。記者在拍照過程中,發現公鴛鴦和一只母鴛鴦向東游走,后面緊跟著一只母鴛鴦,像極了一家三口在湖中暢游。
隨著鴛鴦湖的名氣越來越大,也引起了當地政府關注,并組織生態專家研究制定保護措施。記者注意到,鴛鴦湖南岸現已建有環湖步道,旁邊種上了綠植,很適合市民悠閑游憩。在鴛鴦湖畔還有橡樹林,由于橡樹的果實有藥用價值,過去曾有人在秋冬季節采摘。“橡樹林樹干高大、蔥翠茂密,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氧吧,橡樹果實也是鴛鴦鐘愛的美食。”愛鳥人士陳先生說,為了讓鴛鴦在冬天也有食物,當地政府特意在湖畔邊設置了警示牌,嚴禁撿拾售賣橡樹果實。
它們好像一家三口。
當地政府為給鴛鴦留口糧,特意在湖畔邊設置了警示牌。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文/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