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自 2018 年起,安徽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世界制造業大會,累計簽約合作項目2454個,合同引資額19682億元,為推動全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增添了新動能。
統計數據表明,最近十年來,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效: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9%,居全國第 3 位、中部第 1 位、長三角第 1 位;全部工業、制造業、數字經濟增加值先后突破1萬億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7位、中部第1位,制造業總量和質量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十年來,我省堅持“龍頭+配套”“基金+基地”,培育千億產業 14 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15 家。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8.4%,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由2012年的 3%提高到 9%,成為全省工業第二大行業,也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第一動力。智能語音產業入選國家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
十年來,我省強化梯次培育,構建優質企業新生態。民營企業數量從 30.4 萬戶提升至 188.4 萬戶、增長5.2 倍 ,民 營 經 濟 增 加 值 占 GDP 比 重 從 56% 提 高 至60.8%。在全國省級層面第一個出臺“專精特新”發展意見、第一個修訂出臺中小企業促進條例、第一個出臺國家級“小巨人”獎補政策,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3218戶,以占規上中小工業企業 17.7%的數量,貢獻了 28%的營收和利潤;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80 戶、居全國第 6 位。
十年來,我省發揮企業家主帥、企業主體、政府主責作用,堅持以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大力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行動,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創建智能語音、玻璃新材料兩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總量占全國 1/10、居全國第 3 位,創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48 家,上線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科創板塊”,入駐服務商 2.7 萬余家,服務企業 5.8 萬余家,發布科技成果和需求 5.2 萬余條。
十年來,我省聚焦“工業互聯、智改數轉”,持續實施數字賦能行動,大力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設立 10億元資金、200 億元基金,省內重點培育平臺 130 家,其中工信部試點示范 30 個、位居全國前列。大力開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四化”改造,每年實施億元以上重大技術改造項目 1000 項以上,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 16.2%。扎實開展機器換人“十百千”行動,累計推廣工業機器人近 3.8 萬臺,減人、節能、降本、增效作用顯著。
十年來,我省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打造綠色產品、工廠、園區、供應鏈,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 41.3%。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 129 家、居全國第 6 位,綠色設計產品 410 種、居全國第 2 位,綠色園區14個、居全國第2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