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9月15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安徽省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情況。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行動計劃》將目標任務分解為三年完成,2022年為法治政府建設強基固本年,2023年為法治政府建設重點突破年,2024年為法治政府建設爭創一流年。
深化行政執法改革,整治"釣魚執法"等問題
發布會上介紹,安徽將持續深化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應急管理、城市管理等領域綜合執法改革。積極推進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下沉,著力解決"看得見的沒權管,有權管的看不見"問題。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參公管理,解決混崗、同工不同酬現象。
推行"綜合查一次"改革,建立健全省、市、縣、鄉四級全覆蓋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推動各類行政執法業務全部納入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監督平臺。廣泛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審慎采取限產、停產、停業等應急管理措施。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落實并拓寬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予處罰清單,對不涉及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生態環保等領域的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實施容錯機制。
此外,全面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建立省直相關部門基準裁量典型案例對照指導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制定、行使和監管工作。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執行率達100%,每年至少組織1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抽查或者其他形式的檢查工作。
落實政府履約踐諾,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安徽將推廣蕪湖市試點經驗,在全省實施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建設公共政策兌現平臺和政府合同協議"全生命周期"監管平臺,推進涉企政策供給一鍵直達,形成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常態化工作機制。開展行政機關履行給付義務情況全面清查和違法行政行為整治,加大執行攻堅力度,不得有權而任性、不得以權抗法、不得新官不理舊賬、不得敷衍拖延。
要保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提高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數量和比例,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公共衛生安全等社會公共利益,社會高度關注或者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案件,原則上由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切實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2022年底前,基本形成公正權威、統一高效的省、市、縣三級行政復議體制。
此外,我省將以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債務案件為重點,持續推進執行集中攻堅,不斷提升合同執行效率、效果。健全政務誠信監測治理機制和政務失信記錄制度,將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
強化法治保障能力,運用法治思維應對突發事件
《行動計劃》明確,安徽將構建形成"1+4+N"大調解工作格局,人民群眾對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0%以上。實現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全覆蓋,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配備2名以上、有條件的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配備1名以上專職人民調解員,提高調解專業化水平。
安徽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對突發事件,著力實現越是工作重要、事情緊急越要堅持依法行政,嚴格依法實施應急舉措。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在事件發生后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在突發事件處置中要充分考慮特殊群體的權益保障和需求,充分研判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及精神障礙患者在突發事件中面臨的風險,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不得延誤治療或推諉急危重癥患者。
2022年,全面完成我省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明確的80項任務,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實體、熱線平臺全面融合應用。省、市、縣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成率100%,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服務滿意率保持在98%以上,安徽法律服務網咨詢解答滿意率保持在98%以上。
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司法廳廳長姜明在發布會上表示,希望通過三年努力,實現政府機構職能、依法行政制度、行政決策制度、行政執法工作、突發事件應對、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信息科技保障等政府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行為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全省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實現率先突破,進入全國前列。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