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安徽省中小學十佳班主任名單公布,宣城市涇縣實驗小學教師鄭蕓蕓入選。從教29年,鄭蕓蕓曾在四個學校任教,第一站便是只有她一位老師的偏遠教學點。29年來,在她熱愛的教師崗位上,她哭過、笑過、生氣過,但她堅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她是工作的第一所學校里唯一老師
1993年,從師范學校畢業時,鄭蕓蕓還未滿18歲。介紹信上寫著,她被分配到了涇縣山口小學,這讓她很高興,因為她就是山口村人。然而,到了學校之后她才得知,自己被分到了山口小學一處名叫巴齒嶺的教學點。
“當時我拿著介紹信哭著回家的。”9月8日,回憶29年前的事,鄭蕓蕓說,那時她原本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滿懷期待,期盼著遇到和善的前輩給自己指路,卻沒想到要去往一個只有自己一位教師的學校,更沒想到那一段經歷對她今后的教師生涯影響很大。
但自小就想當老師的鄭蕓蕓沒有被困難嚇倒。巴齒嶺教學點距離鄭蕓蕓的家不遠,但要穿過很長一段田埂,雨天她常會連人帶車一起栽到田里。學校是由一座老廟改建而成,板壁、土地、窗戶上蒙著塑料紙,條件簡陋。學校沒有正式的黑板,只有一塊木制黑板靠在墻上。前一任老師退休了,鄭蕓蕓是學校唯一的老師,陪伴她的是16名學前班和一年級的學生。學校沒有旗桿,她買來滑輪,又找村民幫忙插了一根竹竿,帶著孩子們每周升國旗、唱國歌。
在從教29年后,鄭蕓蕓肯定地說,在巴齒嶺教學點的那兩年,對她的教師生涯影響很大。在學校里,她什么科目都要教,甚至不僅僅是一位老師,學生們生活上的瑣事她也都要操心,村民們也很喜歡她。“那時候村里有一塊自留山,會給村民分紅,我去的第一年就把我當當地人給我分紅。”在鄭蕓蕓看來,初入職場的那兩年,讓她學會了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后來我們師范學校的老師還會拿我給后來的學生舉例子,讓大家做好準備,畢業后可能會去艱苦的地方工作。”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鄭蕓蕓在巴齒嶺教學點工作了兩年。后來調到當地一所村小任教,幾年后又到鎮中心小學,20年前開始在涇縣實驗小學任教。在鄭蕓蕓看來,愛孩子是一位好老師應該做到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有段時間,鄭蕓蕓發現班里訂的牛奶總會少一袋,偶然發現是一個小女生拿了。這個孩子父母離異,母親在外打工供養家庭,六、七十歲的外婆身體不好,孩子衣食難以周全。鄭蕓蕓假稱學校給自己訂了牛奶,但自己不喜歡喝牛奶,送給女孩喝。但她也問女孩“知不知道別人丟了牛奶是什么樣的心情”,鼓勵她做個正派的人。慢慢師生關系親近了許多,孩子的性格也變得陽光。
還有個男孩比較淘氣,他爺爺每晚來接他,發現孩子表現不佳時就會狠狠瞪著他,有時會罵一些難聽的話。鄭蕓蕓則專挑男孩爺爺在時,當著同學的面大聲表揚這個男孩,今天說這個長處,明天夸那個長處,還把“表揚”寫在孩子的手背上,說光爺爺聽到了不夠,要讓家里的奶奶、媽媽、在外工作的爸爸都知道。一段時間后,祖孫關系有了明顯的改善。
曾經,有一位得到鄭蕓蕓關心的四年級學生在日記本上寫下這樣一句話:“老師,因您在笑,世界在笑。”讓她更加堅定,一定要做一個好老師。
接下“好老師”的接力棒
一位好老師是怎樣的?鄭蕓蕓在自己的學生時代已經有所體會。
“我的姑媽是老師,她很喜歡我,經常喊我去她家玩。”鄭蕓蕓告訴記者,她的姑媽在當地很受學生家長的歡迎,有時候她和姑媽一起上街,經常會有人和她打招呼聊天,“一講講半天,路都走不動。”
從小學到中學,鄭蕓蕓也遇到了很多自己喜歡的老師。“小學的時候,家里窮,開學的時候交不上學費。”鄭蕓蕓說,她那時候的班主任萬老師從不催促,在學習上也總是鼓勵她,她也因為老師的鼓勵,在小學畢業考試時,語文考出了從未有過的全班第二的好成績。
上中學時候,鄭蕓蕓的班主任是一位叫胡老師的女體育老師。胡老師很喜歡她,讓她擔任班級的學習委員。“我從來沒當過這么大的官。”為了讓她和另外兩位同學順利參加興趣班,胡老師讓她們住到自己家里;怕頭發太長影響學習,胡老師掏錢帶鄭蕓蕓去理發店剪頭發;推薦她參加全校的詩歌朗誦,樹立信心。
走上工作崗位后,鄭蕓蕓遇到了更多的好老師,督促她不斷挑戰困難,鼓勵她形成自己教學風格,激發她不斷創新。在鄭蕓蕓看來,正是這些老師的鼓勵和關心,才讓她成為了現在的自己。她也想用自己的愛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溫暖。“其實我身邊有很多班主任比我優秀,我只是幸運一些,得到十佳班主任這個榮譽。”鄭蕓蕓說,她喜歡當老師,也喜歡自己的學生,她還會繼續好好做下去。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