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蕪湖南陵姑娘郭林,從上海白領做回“新農人”,拍視頻宣傳惠農政策,開直 播推廣家鄉農產品。同時,她教有需求的農戶學直播,搭建“農家小鋪”電商志愿 服務平臺,帶領大家一起成為“興農人”,被大家稱為“網紅村書記”。
為家鄉代言受網友關注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這里有4A級景區丫山花海石林,擁 有華東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在參加“大國農匠”全國農民技能大賽(農村電商 類)鄉村星主播的決賽競選中,1分21秒的視頻里,郭林身著漢服出鏡,家鄉 悠久的人文歷史娓娓道來。
“家鄉才是心中最美的地方。”“綠嶺村報到,為家鄉點贊。”“真的很用心 了,加油。”……視頻發布后,引發網友共鳴。
“我注意到,網友留言‘聽到南普很親切’。”當記者問她感覺怎么樣,郭林 “噗嗤”一聲笑了,“以前更差,我們這里平翹舌不分,我也無所謂,接地氣。”郭 林坦言,視頻讓更多在外地的年輕人看到家鄉的變化,傳播力很不錯。“但為 了有更好的效果,我前年專門報了班學習(普通話)。”
在郭林的視頻號中,既有詩畫家鄉,也有與農民息息相關的煙火生活。 “怎么選化肥?”“你了解民生工程法律援助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開始繳費 啦!”甚至還有“教你如何辨別真假農資”的教程。“有一年村民被假農藥騙了, 我們就拍了這個片子。”郭林說,她的開場白,一直是那句“大家好,我是綠嶺 村副書記郭林”,讓大家聽起來“熟悉又親切。”
從賣雞蛋開始“帶貨”
2015年,郭林從上海返鄉,由月薪萬元的白領,成為何灣鎮綠嶺村村委 會的一員,“想念女兒,也想回家鄉了。”
回村5年后,“當時何灣鎮黃山村雞蛋滯銷,農戶很著急。”郭林向記者介紹, 當時黃山村是貧困村,位置很偏,疫情發生后,本就不方便的對外運輸,完全陷入 了停滯。雞蛋保鮮期短,不適合長時間保存,為農戶找銷路,成了當務之急。
“只做過電商,當時‘被逼’干上了主播。”回憶起2020年的第一次直播,她記 憶猶新。“快遞不通,沒法買設備,我把手機架在樹枝上,播了4個多小時。”郭林說 “手都痛”。看到網友們很感興趣,她“從辦公室出來,到農戶家踩著雞屎,給大家 看新鮮的雞蛋。”2萬個雞蛋的銷量,也讓農戶嘗到了甜頭。
“當時做(直播)的少,大家看到后互相分享,也就都知道了。”郭林說,江 蘇蘇州的一個商家看到直播后,主動聯系村里,“開始在蘇州專門賣何灣鎮的 雞蛋,現在銷量還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郭林不僅做直播,還同時免費手把手教農戶學。她搭建 “農家小鋪”電商志愿服務平臺,搭建了線上店鋪 60多家,讓手機成為新農 具,幫助農戶增收致富。
堅持分享和培養新人
作為綠嶺村黨總支副書記、電商辦副主任、何灣鎮團委副書記,郭林被稱作“網 紅村書記”。當“官方”身份與“網紅”稱謂重疊,郭林受到過質疑,甚至舉報。不過 她告訴記者,堅持做正能量的宣傳,如果能帶動農戶、電商的積極性,就值得。
“一路走來,不容易。”郭林感慨,視頻和直播的稿子,寫、編、發布基本都是自 己一個人,“視頻拍攝和剪輯也沒有專業的團隊,或者是自己,或者是志愿者。”在 摸爬滾打的實踐后,郭林向記者分享了她的經驗:如果要做直播,首先要找好自 己的特點,“還要注意不要太‘官方’,讓大家有耐心看下去。”
聊到之后的計劃,郭林表示,要堅持為大戶、農戶做直播培訓 ,針對每個 人做不同的方案。此外,在培養新人的同時,也希望將家鄉的農產品推廣到 更多的平臺。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