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正在壽縣之南,與合肥和六安交界處冉冉升起。她就是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
作為“產城合一”的特色園區,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內有工廠、小區、中小學乃至數所大學,在產業發展上正在形成產業鏈,在園區發展上有著成熟的配套,常住人口約10萬人,已經落戶企業380余家。這是怎么樣的一片熱土,會吸引眾多的省內外企業搶灘園區,園區保持高速發展的密碼是什么?近日,大皖新聞記者前往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一探究竟。
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
關鍵詞:力度
上下同心做強園區
8月10日,記者驅車來到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寬闊的道路兩旁,已經落戶的企業門前車進車出;遠處不少新的廠房正在拔地而起。到了產業園管委會,記者注意到會議室里正在分發新的材料,出出進進的工作人員顯得很忙碌,一場會議剛結束,新的一場會議馬上要開始。“太忙了,太忙了。”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笑著說,只要園區企業提出要求或遇到問題,管委會都會及時召集相關部門立即商量解決辦法,“我們有兩位縣委常委在園區工作,縣委書記每兩周會對園區工作調度一次,所以我們園區推進工作的力度很大。”
據了解,壽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園區建設,持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充分授權支持新橋板塊,強化與合肥市結對合作,全方位承接產業輻射。特別是今年以來,壽縣成立新橋片區建設指揮部,明確縣委副書記專抓縣經開區工作,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兩周在新橋召開園區重點項目調度會,全力推動園區規劃、建設和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橋片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60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超400億元,建成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0萬人,落戶企業380余家,“產城一體,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空港新城格局初顯。在2021年度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工作中,新橋園區排名較上年度提高21個位次。
新橋國際產業園內一家企業員工在制作汽車配件。
關鍵詞:招商引資
八方企業紛至沓來
強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鋁材加工企業。記者在鋁材技工車間看到,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忙著把鋁板加工成各種形狀。據介紹,公司目前擁有1條全自動化鋁卷開平線,鋁卷倉庫占地6200平方,員工300余人,工業設計研發團隊40余人,年產能達到180萬平方鋁單板,“我們主要是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訂單來自全國各地”。
公司行政主管許君說,公司以前在其他地方經營,急需擴大生產規模,在了解了新橋國際產業園的招商引資政策后,公司覺得這里更符合未來的發展需求。2018年,產業園招商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強徽公司進行了對接,了解到企業的要求,在政策范圍內提供了周到的服務。雙方一拍即合,當年公司就落戶到園區。到了園區后,公司上上下下都發現,這里為公司發展提供了非常完備的發展條件。
記者隨后來到了安徽中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門生產彈簧的企業。記者看到,廠房的流水線基本上都是自動化。據了解,2004年企業在上海成立,發展得很不錯,公司老總楊軍是壽縣人,有著很深厚的家鄉情結。面對家鄉伸出的橄欖枝,再加上產業園招商人員的詳細推介,“包括土地使用政策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打動了我。”楊軍最終決定把企業落戶家鄉,經過四年多的行業深耕,目前,公司可以生產國產汽車上使用的各種型號彈簧,公司發展獲得長足進步,也填補了產業園區汽車零配件上下游產業鏈條的一環。
據了解,預計2022年上半年,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2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完成工業投資8.5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2.3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1億元,同比增長1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10萬美元,實現進出口總額1250萬美元。
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
關鍵詞:效率
企業點贊高效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園區每家企業的醒目位置都懸掛著“聯企干部公示牌”,公示牌明確展示了園區聯系部門名稱、部門負責人及聯系人員姓名,接受企業全程監督。“這是為了引導園區黨員干部在為企服務中亮身份、強服務、求實效,讓為企服務工作更加務實精準。”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管委會上至領導,下至工作人員,都有專門對接的企業,每周要么上門要么打電話,只要有事立即處理。強徽公司行政主管許君也告訴記者,管委會對口幫扶人員經常來企業,了解有沒有困難,及時給予解決。“春節過后出現技工荒的時候,管委會協調人社部門幫我們招工。防疫期間,管委會協調相關部門幫忙開具通行證。這樣的事情很多。”
新橋產業園內一家企業員工在制作裝飾板。
除此之外,為了讓入園企業少跑腿,產業園專門啟用行政審批2號公章,確保審批事項在園區自行審批。“啟用‘2號公章’是產業園提供便企服務的創新之舉。‘1號公章’存于原單位,‘2號公章’在園區方便企業、服務企業,提高辦事效率。”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朱曉青介紹,服務中心設置了18個窗口,網上審批事項129項,2020年11月,縣政府賦權下放21項行政審批事項也由園區集中審批。“企業增減員是常態化業務,‘2號公章’的啟用有效減少了園區企業縣里、園區兩頭跑的現象,為企業節約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前不久,安徽中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人事負責人李楠楠到產業園服務中心辦理職工社保減員業務,窗口工作人員使用了壽縣人社局的“2號公章”,事項辦理僅用10分鐘,一次辦結,方便快捷,李楠楠對服務中心的辦事效率表示非常滿意。
新橋國際產業園內企業員工在加工配件。
靈活的招商引資政策,周到的后續跟蹤服務,讓企業愿意來,留得下,發展快。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的一整套“組合拳”,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沃土,讓企業和園區獲得了雙贏。
顧海濤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