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底以來,高溫天氣一直持續,宣城市區櫻花、法梧、白玉蘭、銀杏及新栽苗木受影響較大;小灌木和地被植物被嚴重灼傷;行道樹及路側綠地因生存空間狹小,水無法澆透。
宣城市園林管理處負責主城區14個公園廣場、70余條城市主次干道的園林綠化養護工作,養護面積600余公頃。為避免城市花草樹木因烈日炙烤而缺水枯萎,自7月初開始,養護管理單位采取早上提早、晚上延遲作業的方法,避開高溫時段科學安排澆水時間,每日出動人員近200人,灑水車27輛,水泵25臺對綠化植被進行全方位澆灌。據初步估計,葉子發黃枯萎瀕臨死亡喬木約6000余株,色塊及草坪約10萬平方米。
為了解決道路綠地水澆不透的問題,宣城市園林管理處采取編織袋注水滴灌的方式對干旱樹木進行精準澆水。滴灌是以一個相對恒定的低流量滴出或滲出后,在土壤中以非飽和流的形式在滴頭下向土壤擴散,滴灌蒸發損失小,澆灌時間較長,效果明顯。目前滴灌主要針對主城區范圍內旱情嚴重的2400余株行道樹進行,大多為一些古種和不耐旱樹種,依據路段土壤墑情而定。園林綠化工人每日下午4點左右開始對編織袋進行灌水,每只編織袋能蓄水100余斤,使用7-8小時,避開了白天的高溫天氣,極大地緩解綠化旱情。
下一步,宣城市園林管理處一是做好日常巡查,對受災特別嚴重的區域進行重點澆水,做到細澆慢灌、澆深澆透。二是進一步加大人力投入。三是做好旱情統計,對已經枯死的苗木植被做好臺賬,并適時進行補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