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生態環境消息,2022年6月,安徽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淮北市發現,相山經濟開發區對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視不夠,推進緩慢,區內食品工業園長期未配套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污水溢流現象多發,影響周邊水體,環境問題突出。
基本情況
相山經濟開發區位于蕭濉新河以西,總用地規劃15.3平方千米,湘西溝、鳳翔溝流經該園區。食品工業園(原安徽淮北鳳凰山經濟開發區)為該開發區的園中園,已入駐企業142家,日均污水排放量4000余噸。該園區至今未按要求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園區污水先后依托丁樓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信息產業園PCB(印制電路板)工業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但兩家污水處理廠因處理工藝等問題,不能有效滿足其污水處理需求,均已停止接收園區污水;目前,該園區污水無處可去,截至督察時,園區管網內積存約2萬噸污水,四處漫溢。
工業園內污水四處滿溢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落實水污染防治要求不力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工業集聚區應于2017年底前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013年7月,鳳凰山經濟開發區規劃環評審查意見明確指出,食品工業園污水處理依托的丁樓污水處理廠已無余量,應啟動污水處理廠建設,建成運行前不得新建污水排放項目。但相山經濟開發區無動于衷,不僅長期未按要求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還不斷上馬水污染物排放項目,自2013年起,園區先后新增涉水項目30余家,增加污水排放量日均3800余噸。大量的高濃度工業污水排入,導致丁樓污水處理廠不堪重負,外排廢水多次超標。對此,相山區緊迫感不強,工作推進緩慢,直至2020年9月才研究部署食品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建設工作,明確2021年2月前建成投運。但督察發現,相關工作僅停留在文件上,直至本次督察進駐前夕,相山區才再次啟動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工作,目前尚處于項目土地報批階段。
相山區關于建設食品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的會議紀要
(二)園區黑臭水體治理敷衍應付
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信訪件、省生態環境警示片先后反映食品工業園內鳳翔溝、湘西溝水體黑臭問題。相山區雖然采取了水體凈化、控源截污等措施,但是未從根本上解決截流后工業污水出路問題,致使園區污水管網內不斷積留大量污水,四處漫溢,雨天汛期又排入河溝,造成水體污染,控源截污成了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一排了之”的面子工程。2022年2月,督察人員暗訪發現,鳳翔溝再次返黑返臭,經取樣監測,化學需氧量372毫克/升,氨氮25毫克/升,分別超出地表水Ⅲ類標準8.3倍、24倍。6月10日、11日,現場檢查發現,園區污水管網內大量污水自多處污水井源源不斷外溢至雨水管網,最終排入園區周邊水體。
2022年2月 鳳翔溝返黑返臭 。
園區污水管網內污水外溢至雨水井。
(三)企業超標排放問題突出
督察發現,2021年至今,園區廢水超過納管標準排放天數占比達76%,其中化學需氧量最高達11424毫克/升,氨氮最高達389毫克/升,分別超過納管標準21.8倍、7.6倍。現場抽查5家企業,有4家存在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或超標排放廢水問題。
園區廢水超納管標準在線監測數據
美爾鮮食品有限公司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外排廢水化學需氧量1840毫克/升,超納管標準2.68倍;阜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排廢水化學需氧量1060毫克/升,氨氮102毫克/升,分別超納管標準1.12倍和1.26倍;盛美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污染治理設施擅自停運,外排廢水氨氮87毫克/升,超納管標準0.93倍;鮮滿多食品有限公司外排廢水總磷10.8毫克/升,超納管標準0.35倍。
盛美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污染治理設施擅自停運,污水外溢。
原因分析
相山區對綠色發展理念樹得不牢,“重發展、輕保護”思想仍然存在,對督察指出問題,重視不夠,整改不力;相山區有關部門和經濟開發區主動作為不夠,推進落實不力,導致治水工作被動,園區水環境問題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有關要求和程序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