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29日,在淮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淮南市教體局副局長王國明介紹,隨著“三孩”政策落地、城鎮化進程加快,雙職工家庭的托育教育、優質公辦幼兒園入園需求和幼兒按時接送等問題,仍是教育發展的難點和民生的痛點。為解決嬰幼兒“托育難”、公辦園“入園難”和家長按時“接娃難”等急難愁盼問題,淮南市教體局和淮南市衛健委等共同研究制定了《安心托幼行動方案》。
“對照托育‘千人托位數’及‘健全嬰幼兒托育體系’的目標要求,計劃到2025年,全市總托位數達1.77萬個,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其中,2022年新增托位數4000個,2023年新增托位數5500個,2024年新增托位數3200個,2025年新增托位數3000個,解決嬰幼兒‘托育難’問題。”王國明介紹,按照“就近便利入園”原則,計劃到2025年,全市新建公辦幼兒園26所,新增學位7020個。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7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于90%,學前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形成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解決公辦園“入園難”。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實現幼兒園延時服務全覆蓋。到2023年春季學期,努力實現有需要的幼兒全覆蓋,家長按時“接娃難”問題基本解決。到2025年,全市幼兒園延時服務體系基本完善,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圍繞《安心托幼行動方案》目標任務,淮南市突出普惠原則,明確提出要建設一批普惠性托育機構,按標準補齊配全小區托位,推進托幼一體化建設,多渠道提供普惠托育服務,降低群眾托育成本。同時,加快實施學前教育促進工程,多途徑增加公辦學位供給,支持民辦園普惠發展。” 王國明介紹,該市在實施安心托幼行動中,突出便利要求,要優化幼兒園布局,城鎮幼兒園按照300—500米服務半徑,在人口密集地區加密規劃布局一批幼兒園,滿足就近入園需要。將延時服務的時間明確為一周5天,結束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適應。突出政策供給,完善補助政策,明確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延時服務、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補貼標準,明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目標激勵政策。在人員和辦園成本兩方面重點保障,同時要求落實土地劃撥和各項稅費、價格優惠政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